历史中的人间惨剧-清末大饥荒 (人间历史故事)

2024-03-15 20:50:09来源:2021最新十大热门人气排行榜-科奇网作者:佚名 阅读量:

清末时期的大饥荒是一段触目惊心的历史,影响深远。文章描述了1876年至1878年间,大清帝国遭受的严重旱灾,尤其以1877和1878年灾情最为严重。这场被称为千古奇灾的大饥荒不仅波及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五省,还蔓延至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导致数不清的人丧生,白骨遍野。当时的政权几乎因此动摇,原本富饶的产粮大省也沦为千里赤地。旱灾的持续使得天干地燥,农田龟裂,北方各省纷纷受灾。文章中提到,1875年整个春天京师和直隶几乎没有雨水,干旱一直延续到隆冬,使得河流断流,农田无法收获。

这场大饥荒带给了晚清政权极大的冲击,几乎动摇了帝国的根基。在这段困难时期,人们不得不面对严重的粮食短缺和生存挑战,成千上万的生命因此消逝。文章提到的历史事件凸显了当时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脆弱。被称为铁石心肠亦当泪下的大饥荒,是一段深刻的历史教训,也反映了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和保障人民生计方面的局限和失败。

这场清末大饥荒的影响深远,不仅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有重大影响,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长期的影响。通过阅读文章,我们能够更深入了解那个时期的困苦和挣扎,以及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无助与无奈。清末大饥荒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安定生活,同时也警示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救援工作。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可怕?

大自然是一个整体,没有什么事情是孤立发生的,比如说古代经常的旱灾可能就和太平洋的水温有着极大的关系,海水的温度一直和气候息息相关,如果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升高,那么就会导致,干旱和暖冬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对地球来说不算什么,就像人被太阳晒久了皮肤干燥而已,但是对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丁戊奇荒”便是这一干旱现象所造成的,是发生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之间的一场特大旱灾饥荒,尤其是在1877年到1878年更是达到了受灾范围的顶点,1877年是为丁丑年,1878年是为戊寅年,因此这场灾荒史称“丁戊奇荒”。

之所以用“奇荒”来形容,是因为这样的荒灾在历史上也实属少见,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这场慌灾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它波及了河北、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共有两亿人受灾,造成了1000余万人的死亡。

光绪元年(1875年)的春季,本来应该是万物复苏的大好日子,但是河北的老百姓们却笑不出来,因此整个春季都没有什么春雨,包括这一年的降水量都极少。与此同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也在秋后出席县了严重的旱灾。

光绪二年(1876年)受灾面积进一步扩大,受到旱情的影响受灾省份的收入直接减半,严重的旱灾还引发了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把仅剩的庄稼全都吃了一个精光。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

这么多的饥民吃什么?几乎只要是能吃的都吃得差不多了,对于饥民来说树皮都是美味有的甚至吃“观音白泥”充饥,有的甚至将小石头磨成粉,就入到面中充饥。结果按照史书上说的就是:“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

随着旱灾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了“人食人”的惨剧,几乎把灾区变成了人间地狱。走投无路的饥民开始而走险,聚众抢粮。这样的现象在各地都屡见不鲜,武强县、霸州、通州等地有多处灾民组织武装进行抢粮。

另一面当地的各处的豪绅、贪官、奸商又借此机会大发横财,有的放高利贷,有的贪下救济粮,有的甚至抬高粮价,让原本严重的灾害更加雪上加霜。而清王朝防灾防到最后成为了“防流民”,甚至连赈灾都只是为了减少流民。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各地的灾民和流民曾发生了不计其数的民众暴动,但是最后却也没有爆发实际上的“农民起义”,可能是灾害实在是太过于严重了,百姓已经没有了底蕴去推翻暴政。

这场灾害之所以造成上千万的遇难,其中除了清王朝的昏庸统治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一年还发生了其他的天灾,比如地震、洪灾等。其实也有官员是比较负责的,比如说江苏巡抚吴元炳,在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自己筹款,开设粥厂。正因为有了他们这场大旱灾才最终挺了过去。

清朝山东是不是发生过饥荒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 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 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这场大旱灾是光绪元年(1875年)拉开序幕的。 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先后呈现出乾旱的迹象,京师和直隶地区在仲春时节便显示了灾情。 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 与此同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都在这年秋后相继出现严重旱情。 光绪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以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京师及直隶地区,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减半。 旱灾引发蝗灾,从天津以北至?南各地,蝗虫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残存庄稼吞食精光。 到夏秋之间,又因阴雨连绵,大清河、滹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灾的土地又被水淹。 这一年,直隶省遭受水、旱、风、雹的地区达63个州县。 河南省的灾情和直隶相近。 从春到夏,旱情日重。 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彰德、怀庆、卫辉三府,早倩更为严峻。 入夏以后,旱情稍有缓解,但彰德、卫辉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灾,田地被淹。 不过,就全省情况而言.仍以旱为主。 全省农业歉收,减产一半左右。 因此,“乏食贫民,所在多有”,仅开封一地,靠赈灾粥厂就食的灾民即达7万余人。 这一年,山东省全年皆旱。 除章丘等小部地区有一段时间略遭水灾外,绝大部分地区均遭旱灾,全省收成不到三分。 《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 据《申报》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逃荒、闹荒或祈雨。 但祈雨无济于事.各处“饥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状”(1876年12月11日 《申报》)。 旱魃向南为虐,祸及苏北和皖北。 苏北各地这一年开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连云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农田减产或绝牧。 旱灾引发了蝗灾,禾苗被吞噬一空。 旱蝗交迫之下,灾民“逃亡饿死者不计其数”。 一些灾民甚至“饥则掠人食”,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踪,相戒裹足”。 苏北的社会秧序,因严酷的旱灾而变得动荡不安。 为了活命.饥民纷纷渡江南下,由苏南的地方官员和土绅在苏、松、太以及江阴、镇江、扬州等地收容的流民达九万余人。 皖北的旱情与苏北相似。 入夏之后,持续乾旱;许多地方连禾苗也末能栽插:后虽下过一些雨,但“又复连日烈日。 ”,连补种的庄核也大多枯死;当年全省收成减半。 有的地方颗粒无收。 于是,成群结队的饥民.汇成了四出逃荒的人流。 这一年,北方的陕西、山西、辽宁等省.也遭受到旱灾的威胁。 陕西全年乾旱,夏秋歉收,冬春多数地方种不下去。 山西因旱灾严重,秋禾收成歉薄.介休、平遥等县几乎颗粒无收。 奉天的义州(今辽宁义县),因大旱无雨,饥户多达十万,广大农民在饥饿中痛苦地挣扎著。 经过近两年的大旱之后,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在丁丑年(1877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尤其是山西省.旱荒空前;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奇灾,古所未见”(《曾忠襄公奏议》卷8)。 毁灭性的旱灾,使山西农村长时间大面积的减产与绝收。 连续两年的饥荒,使农户蓄藏一空将愈来愈多的灾民推向死亡的边缘。 饥饿难当的灾民为了“苟廷一息之残喘。 ,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为食”或“掘现音白泥以充饥”,结果“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 。 (1877年6月30日《申报》)。 随著旱情的发展,可食之物的罄尽,“人食人”的惨剧发生了。 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灾区山西,到处都有人食人现象。 吃人肉、卖人肉者,比比皆是。 有活人吃死人肉的,还有将老人或孩子活杀吃的……无情旱魔,把灾区变成了人间地狱! 河南的灾情,与山西相似。 经过连续两年的大早,富饶的中州平原,已化为千里赤地。 当年的《申报》刊登消息,说河南全省“歉收者50余州县,全荒者28州县”。 但是,奉旨帮办河南赈务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恒抵豫则宣布:全省报灾者八十七个州县,饥民五六百万。 旱灾的阴影,同时还笼罩著陕西全省。 同州府员的大荔、朝邑、邰阳(今合田)、澄城、韩城、白水及附近各县,灾情。 极重极惨”。 走投无路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枪粮,有的甚至“拦路纠抢,私立大纛,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1877年10月3日《申报》)。 甘肃东部、四川北部,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南江县志》对川北的旱灾有翔实的记载:“丁丑岁,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县尤甚……赤地数百里,禾苗焚稿,颗粒乏登,米价腾涌,日甚一日,而贫民遂有乏食之惨矣:蔬糠既竭,继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诸树皮掘剥殆尽……登高四望,比户萧条,炊烟断缕,鸡犬绝声。 服鸠投环、堕岩赴涧轻视其身者日闻于野。 父弃其于,兄弃其弟,夫弃其妻,号哭于路途…。 是冬及次年春,或举家悄毙.成人相残食,馑(死部)殍不下数万。 ” 这一年,包括京师在内的直隶和鲁西北地区以及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依然有较严重的旱灾。 以直隶县为例,仅河间一府就有二百余万灾民。 灾荒之年,社会动荡,许多灾民为死里求生而铤而走险。 在武强县,有灾民组成的“砍刀会”;霸州、通州等地方也多有灾民组织武装.进行抢粮斗争。 到1878年初,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持续乾旱。 山西省自春至夏,旱情未得缓解;到6月间有过短暂的雨水期,之后又连续亢旱,一直延续到次年七月。 不过从整个灾区来看,旱情开始减轻,陕西、山东、河南、直隶等省.旱情都趋于缓解。 但是,经过连续三年的特大旱灾,老百姓对于天灾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极限,因旱灾带来的各种人间惨剧,并未因旱情的缓解而相应地减少,反而更多更严重了。 在山西.越来越多的村庄和家庭毁灭于天灾之中。 在河南,侥幸活下来的饥民大多奄奄一息,“既无可食之肉,又无割人之力”,一些气息犹存的灾民,倒地之后即为饿犬残食。 在直隶河间府,一些壮年饥民“竟在领受赈济的动作中倒死在地上。 ”这一年的春夏之交,一场大面积瘟疫向灾区袭来。 河南省几乎十人九病,陕西省“灾后继以疫疠,道馑(死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达十之二三。 进入光绪五年(1879年),尽管山西省仍然大旱如故,但在东起直鲁、西迄陕甘的广阔土地上,毕竟已降下甘霖,乾涸的河床里重新荡漾起清波,龟裂的土地开始滋润,并重新泛起了绿意。 旱灾.已进入尾声,苦难的岁月就要结束。 可是,正当死里逃生的人们准备重建家园之时,一场新的灾难骤然而至,这就是7月1日发生在甘肃武都的震级达8级、烈度为11度的大地震。 在地震中受到破坏或受到影响的地区,大部分在旱灾区域之内。 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惨绝人寰的境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876年到1878年,仅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灾的州县分别为222、402和331个.共955个。 而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干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参见李文梅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清代末年这场特大旱灾,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当年清朝官员提起这场旱灾,称其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末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说这是。 古所仅见的“大□奇灾”。 今天回顾这场天灾,仍不免使人毛骨悚然。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饥荒是怎么解决的?

所谓民以食为天。 在人们心中,吃饱穿暖是评价一个政权的最好标准。 在古代,因为农业问题而亡国的政权数不胜数。 例如西汉,例如明朝,都是饥荒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精明党的讨论之中,产生了一种极其有趣的说法:如果大力推广土豆等作物,说不定能够避免覆灭的结局。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毕竟土豆具备耐寒耐旱,生存能力强,适合大规模推广的优点,如果真能够广泛种植,说不定真的能够解决饥荒。 但是,这种说法的人没有注意到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说白了,明朝的灭亡在当时是必然的,它不是单一元素所造成的,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应该是积重难返。 止不住的党争明末的气候极其糟糕,连年旱涝不定。 根据记载,“万历二十四年杭、嘉、湖三府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八月雨如注,狂风交作,经数日夜不息”,“天启四年,镇江六月初五日大寒冷,夜微雪,十一月初八日,大暑,人裸体三日。 ”在这种气候下,传统的农业经验压根就无法保证耕种的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明的官员注意到了这种情况。 例如徐光启,他曾亲自开垦过试验田耕种番薯等作物。 在取得成效后,徐光启上疏建议过中枢推广这些作物,但直至明亡都没能等来中枢的反应。 那彼时的明朝中枢在干嘛呢?答案很明显,在党争。 党争一词,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明末政治。 崇祯时期的党争没有天启年间那么有名,但其内耗力度绝对不弱于天启党争。 在结束了同阉党的作战后,东林党又陷入了同浙党的党争。 在这场争斗中,东林党没有拿到他们想要的权利。 在这场斗争中,帝师温体仁背靠崇祯,稳稳压制住东林党势力,最终崇祯一朝,他们也只能利用舆论权不断造势,却没有一点办法掌握实际的权力。 那么崇祯知道下面的臣子这样吗?很明显,他是知道的。 崇祯不是天启这样完全的奇葩,他对底下人的举止一清二楚。 他热爱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底下人闹得越厉害,他的权力也就越稳固。 这是崇祯的性格所决定的。 他性格刚愎自用、疑神疑鬼,从诛杀袁崇焕一事中,更可以看到他的急功近利。 在现在很多人的口中,崇祯简直就是天降神君,只是时势太烂,无力回天。 如果崇祯真是个好的君主,他又怎么会在解决饥荒一事上一无所为呢?他虽然勤政,但是全都用在与民夺利以及与士夺权上面了。 因此,彼时的明朝中枢大多是一群自私的聪明人,是一群虫子。 一群虫子聚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国家?让他们注意到地方的苦难无疑是天方夜谭,更别说能有所作为了。 乐子人皇帝除了中枢党争之外,皇权专制也成为了明亡的重要因素。 从嘉靖开始,明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 他们普遍具有一种特性:对国事没有想法,对利用国事奢侈一把的想法大大的有。 他们与其说是成熟的政治人物,不如说是一群乐子人。 这群乐子人深居皇宫,最爱的事情就是专营自己的爱好,同时与民争利。 他们破坏的不仅是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还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为了营建寝陵,地方政府不得不下令民众开采巨木,破坏了自然体系。 当自然体系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之后,底层的民众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答案是变成难民。 在当地政府无力,中枢无所作为,皇权热衷与民夺利之下,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放弃世代耕种的土地,被迫成为流民。 说到地方无力,那就得说起另一个问题了:官吏腐败。 治不完的贪腐明朝是一个典型的重典治国的朝代,官吏俸禄极低。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这些钱够他们平时生活就够了,反正房子国家管,每年赐些财物,让他们偶尔可以享受下生活。 老朱我都做到这种份上了,还要干什么呢?但这只是朱元璋的理想。 在实际情况中,整个明朝300年除了海瑞之外,每一个官员都会或多或少弄点灰色收入。 于是,明朝的吏治就这样在众人一次又一次地违规中偏离了原有的方向。 同时,由于明朝的“座师”风俗,京官退休回到地方后,一般会和地方官员达成共识为家族牟利。 例如明末著名的书画家董其昌,他在京为官多年,还是太子讲官。 在回到地方后,他勾结松江地方官疯狂掠夺民财。 在地方官勾结京官、士绅的情况下,民众不断失去土地,从自耕农变成没有人身自由的佃农。 当士绅阶级逐渐形成气候,其效果也与汉末豪强土地兼并别无二样。 于是,人间惨剧在明末反复上演:民众哭穷困,政府窘迫,皇帝一遍又一遍从小金库中拿钱却又无济于事。

更多排行: 荒灾 清朝 鸦片

相关文章

  •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14年02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是什么意思啊)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14年02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是什么意思啊)

    所谓不是米的米,前一个米指稻类碾去谷壳后的产品,包括粳米、籼米、粳糯米、籼糯米四个品种,多为白色,亦有淡红色,如河北胭脂米,图中以红色字体标识,、淡绿色...

    阅读: 239

  • 探寻故宫瓷器的摄影技巧 (探寻故宫瓷器的意义)

    探寻故宫瓷器的摄影技巧 (探寻故宫瓷器的意义)

    中国国家地理网内容使用声明,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的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得到本网书面授权的,在...

    阅读: 689

  • 2017年09期-回顾与展望 (2017年01月02日金鹰卡通广告片段)

    2017年09期-回顾与展望 (2017年01月02日金鹰卡通广告片段)

    菖蒲,属于菖蒲科菖蒲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茎呈黄褐色,带有芳香,叶子呈宽长的剑状线形,基生于植株,花序梗呈二棱形,而肉穗花序近乎直立,圆柱形状,在端...

    阅读: 308

  • 绚丽金元构筑-南太行古建带 (绚丽金元构筑物是什么)

    绚丽金元构筑-南太行古建带 (绚丽金元构筑物是什么)

    文章介绍了河南南太行山区域的金元时期古建筑,揭示了其中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南太行山地处豫北,隐藏着许多金元时期的古建,其特殊之处在于建筑...

    阅读: 693

  • 回顾2009年的11期时光 (回顾2009年国庆大阅兵)

    回顾2009年的11期时光 (回顾2009年国庆大阅兵)

    本文详细分析了宋代李嵩的,花篮图,,以及其他历史时期的相关艺术作品和文化现象,李嵩的,花篮图,通过写实的手法,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堆满花篮的各种花卉,包括牡丹...

    阅读: 747

  • 2008年06期-重返光阴 (2008年014期3d开奖号码)

    2008年06期-重返光阴 (2008年014期3d开奖号码)

    本文讨论了一件唐代绿釉莲花粉盒的制作工艺,并突出了邛窑工匠高超的技艺,通过描述粉盒内外均上釉,外为绿釉,内为黄釉,精巧细腻的特点,展示了邛窑工匠在一千...

    阅读: 904

  • 季刊-2023年春 (季刊2023年目录李佑启)

    季刊-2023年春 (季刊2023年目录李佑启)

    本文通过描述出土的一对水陆攻战纹铜鉴以及发现的陶器等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其中提到的水陆攻战纹铜鉴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

    阅读: 517

  • 回顾2017年的12个月 (回顾2017到2023个人故事)

    回顾2017年的12个月 (回顾2017到2023个人故事)

    鞋底坠有一枚铃铛,走路时铃铛不能作响才算合格,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摄影,王凯鞋履步步人生路摄影,王凯加拿大BataShoeMuseum摄影,孙伟骁鞋履步步人生路摄...

    阅读: 482

  • 思君不止十二时 (思君不已)

    思君不止十二时 (思君不已)

    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以十二时辰为单位的计时制度,并对每个时辰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具有特定的称号和时段...

    阅读: 445

  • 缂丝作画卷-以丝为笔 (缂丝艺术品)

    缂丝作画卷-以丝为笔 (缂丝艺术品)

    缂丝作为一种源自异域沿丝绸之路传入的织造技艺,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缂丝利用丝织品独有的光泽和立体感,对书画艺术进行了二...

    阅读: 582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