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提出者揭晓-揭秘冷战 (首位提出者揭示的是)

2024-03-08 00:10:20来源:2021最新十大热门人气排行榜-科奇网作者:佚名 阅读量:

冷战一词最初的提出者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是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也有人认为是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根据人教版《历史选修3》和《历史必修l》的描述,1946年初,斯沃普在为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了“冷战”一词。随后于1947年4月,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演讲中公开使用了这个术语,使其开始流行起来。而在同年9月,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发表了以《冷战》为题的论著,进一步扩大了这个词汇的影响。


是谁第一个使用“冷战”(cold war)这个词

冷战(1945年至1990年)(即北大西洋公约冷战(英语: Cold War, 俄语: ХолоднаяВойна, )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华沙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冲突可能导致全人类毁灭,因此双方都尽力避免发生全面的“热”战(请见相互保证毁灭),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剥削劳工”,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极权铁幕”,企图将民主国家纳入极权专制的统治.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还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规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发人们极高的关注.这种紧张态势几乎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改变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国可以算是冷战中最主要的争端焦点,特别是柏林.柏林墙很可能是冷战最生动的标志.这堵墙分隔了东柏林(属于东德)与西柏林(属于西德),使西柏林孤立于东德内. 西方世界对冷战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在二战结束后10多年的时间内,很少有学者会挑战美国官方对冷战起因的看法:即双方关系的破裂是由于斯大林违反了雅尔塔共识、苏联企图主宰东欧,以及苏联的扩张主义. 但是之后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了另一种观点: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才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的帝国主义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与苏联的作为同等重要的导致冷战爆发的原因.简单而言,史学家对谁应该为二战期间结盟的美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冷战是否是不可避免的这两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后一种观点(即美国应该负责)在越南战争中达到顶峰,很多人开始认为,美国在道德层面上并不比苏联高多少. 在冷战后期,历史学家们开始寻求一种后修正主义的解答.到冷战结束后,这一派观点已经占了上风.这派历史学家并不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国应该为冷战负全责,而是归咎于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后修正主义学者追随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看法,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如1947年对希腊的援助和马歇尔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两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的“热”战.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剥削工人”,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邪恶帝国”,企图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到民主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重地冲击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为了遏制、扑灭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体系,采用各种手段推行“冷战”政策.最先提出“冷战”术语的是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于1946年初在一次演说中提出来的.同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在富尔顿发表的反共演说和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的有关内容,标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推行“冷战”政策.1947年 9月,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并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战”的文章.从此起,“冷战”术语广为流行,“冷战”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随后,美军把“冷战”作为一种战争类型列入野战条令.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把战争分为三种类型,即“冷战”、“有限战争”、“全面战争”.给“冷战”所定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不仅运用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而且还使用军事力量.

关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的论文!250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

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回望远去的冷战,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冷战合规律性地演绎着否定之否定之路:从冷战到缓和,又从缓和到新冷战,如今又走向缓和,呈现出波浪式发展的基本态势. 现于外的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的尖锐冲突与藏于内的经济关系发展的脉络大致相同又时有背离。 军政冷战和经济冷战之间互为因果、互为目的手段。 虽然冷战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军事力量的对抗,但 财富和实力始终是相关的 ”从长远的、深层意义上看.冷战演绎的主导者和胜利者不是军政力量而是经济力量。 本文拟以经济冷战为线索讨论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演进的历史,并揭示其内在的必然性.一、从冷战到缓和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大致从战后到60年代末.美苏经济关系的基本态势是从由热转冷,再到由冷转热.但前一转变是明显深刻的,而后一转变是浅显微弱的,故又称为 有限缓和 。 1945年。 二战最后一缕硝烟尚未散去,美苏战时盟友关系即已开始解体,军事、政治、经济等各种关系由热转冷.急剧降温并直至冰点,在两大阵营、两个军事集团对立的同时,两个平行的市场体系也迅速建立并展开对峙,形成了冷战棵刻的经济内涵。 战争结束时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军政强国和经济强国,但大有大的难处,美国在经济上最为担忧的是军事订单消失 军队复员会造成大规模失业并导致经济重新衰退,危及制度安全;担忧苏联会利用欧洲经济混乱进行经济渗透。 于是,对苏经济遏制战略应运而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马歇尔计划和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如同一把双刃剑,锋芒直指苏联。 1947年出台的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翻版,正如杜鲁门形容的那样,是一个核桃两半边 。 其主要内容是扶植西欧经济使其强大到足以抵抗苏联的攻势,并在推动西欧联合(其直接结果是欧共体)的基础上使之成为遏制苏联的集团力量。 因而 从东西方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发端于杜鲁门政府时期,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全面禁止战略物资、紧缺商品和与战略物资有关的技术资料直接或间接地输^苏东各国。 从1948年3月美国决定对苏东禁运战略物资,到1949年《出口管制法》出台和 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简称 巴统 )建立,对苏经济遏制战略基本形成.其现实目标是 使苏联的势力范围限于它目前的地区. 苏联虽然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仍然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军政强国。 面对战后初期严竣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和咄咄逼人的美国全球攻势,苏联迅速做出强烈的反应。 在冷战思维的偏激指导下,斯大林提出了。 两个平行市场 对峙的理论,并在国际经济问题上全面推行与西方对立的政策,坚决反对美国对苏联及其势力范围的任何经济蚕食企图。 1945年2月苏联最终拒绝批准 布雷顿森林协定 ,又进一步使经济对抗从理论变成现实.为抵抗马歌尔计划的影响,苏联通过实施莫洛托夫计划,强化与东欧国家经济联系并限制其与西方经济往来,到1949年又正式发展成为苏东经济集团(经互会).这样,作为美苏两个计划直接经济后果,欧洲“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体系 和彼此隔绝并相互对峙的两大经济集团。 美苏原有的交流渠道彻底中断.50年代中后期起,冷战首次出现了转折,美苏关系由冷转热,呈不断缓和的趋势,即使是古巴导弹危机这样的突发性尖锐对抗,也不能使之发生实质性逆转.缓和的经济背景是苏美力量对比开始了由劣势到均势的逐渐转变。 美国经济在50~60年代总体上仍呈增长态势,但却 正在迅速失去其1945年曾在世界财富、生产和贸易中所占有的相对比重. 1.m 60年代起美国经济的某些重要领域出现明显的危机征兆。 面对苏联军政实力膨胀的压力,美国被迫采取战略收缩,实行缓和。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就已经认识到 缓和东西方经济关系是美国国家利益所在 ,并在实际政策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如将经济打击重心转向中国,缓和对苏东的贸易管制等。 5O年代中期又通过拟定东西方交流方案,形成韧始的演变政策以逐步取代激变政策。 60年代,美国进一步考虑以经济让步来换取苏联政治让步.肯尼迪时期实施的 和平战略 ,也将贸易作为推进缓和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种经济缓和仍然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如1962年《出口管制法》修正案就将出口限制扩大为:凡属对 军事或经济潜力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物资, 一律禁止向共产党国家出口. 由于战后恢复性生产、高投A所形成的初始冲力以及宇航和核船等几个与军事潜力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部门的超常发展,苏联经济出现了跳跃式发展,其国民收入,1950年为美国的30‰ 到1960年为美国的58%,差距开始缩小。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提出 三和路线 ,用两个平行市场之间的和平竞赛取代了斯大林时期的隔绝对峙,他认为: 现在我们的国家在增长速度方面和产品的绝对增长量方面都超过了美国,我们以比美国快三辖的速度前进,我们每年的产量比它多.因此,赶上美国现在容易多了. 两大市场体系 长期共存、和平竞赛成为赫鲁晓夫及其以后较长时期内苏联对外经济关系的主导思想。 既然可以平行共存,对外(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经济关系可有可无,对内(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经济关系必须加强控翻. 因此苏联的缓和攻势主要表现在政治姿态上,经济关系的缓和是极其低调的.在6O年代后半期,苏联开始出现主动寻求对美经济缓和的迹象.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济关系的转变更具相对滞后性.在整个60年代,美苏经济关系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以1969年为例,双方贸易颧仅为1.6亿美元,为苏联与西方其它国家贸易额之最低(同期苏联与英国 西德、法国,意大利的贸易额分别为7.O6亿、7.4l亿、4.7亿.5.3l亿).且贸易主要限于农产品,1963年美国向苏联出口的50万吨小麦就堪称这一时期贸易之大宗了.从缓和到新冷战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大致从6o年代末到70年代末.美苏经济关系的基本态势是承接上一时期的缓和,继续由冷转热.再由热转冷.但后一转折在形式和内容上仍然是不明显的,与军事、政治态势的剧烈变动相比,呈现出不一致性和滞后性,当新狰战的阴影再次笼罩世界时,东西经济的交流依然在冰封的河面下捅动. .1969年美国越战的失败,标志着美苏战略力量对比均衡态势的基本完成,同时也将经济缓和推进到具有一定实质性内容的时期.其背景是美苏经济实力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越战失败加快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步伐,经济霸权也开始动摇, 战争费用大幅度猛增对美国经济产生很坏的影响, lJI 并把自杜鲁门最初在1941年宣布了遏制主义以来逐渐形成的对冷战外交政策的一致支持打得粉碎。 尼克松时期提出 国际新经济政策 ,以退为进,推行以发展美苏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缓和方针,对苏实行 诱导式经济外交 .在此方针指导下,1969年《出口管制法》,以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取代全面战略物资出口限制,放松了一般技术和商品的出口,并利用 巴统 的 例外 条款扩大禁运物资和限运物资出口。 但是,经济缓和的目的是十分明6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拒确的,美国官方公然宣称: 我们的战略是要利用贸易让步作为政治工具,以便在苏联冒险时制约他们,在他们采取合作态度时鼓励他们, ⋯⋯ 使共产党国家的国内发展和对外政策沿着我们期望的目标前进。 尼克橙也形象的说: 在我们的商品上不但要印上经济价码,而且要印上政治价码. 啪实际上,美国就曾在北越、限制战略核武器、苏联国内政策等同题上以发展经济关系为筹码,迫使苏联让步。 由此可见,美国的经济缓和并非遏制的终结,而是遏制的新形式和继续.70年代是苏联军政实力最为强大的年代,苏美经济实力差距大为缩短,l965年苏联国民收人相当于美国的57%,1978年上升为67% 左右.钢铁、石油等近2O种工业产品产量甚至超过美国。 勃列日涅夫过高估计了苏联的经济状况,他认为: 最近25年里,苏联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达到了其成果可成为决定世界政治因素的高峰。 但苏联经济存在严重的弊端,与同期美国趋于表面的危机相比,苏联的经济危机是隐性的,但也是更深刻的。 勃列日涅夫秉承苏共二十大的外交路线,军事上表现强硬,经济上有求于美国。 苏共二十四大提出 六点和平纲领 ,宣布要把缓和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着重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由于美苏在经济利益上互有所需,双方经济美系有较大进展,1972年美苏贸易协定签署后,贸易额呈上升趋势,从1972年的6.88亿美元到1979年44.77亿美元,成为缓和的一大标志。 这一时期举行的几次最高首脑会晤,签订的几十个协定、协议,也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经济内容,涉及经济、科技,贸易、能源、医药、环境、公共卫生等众多方面.如仅在1972年7月就签订了关于美国向苏联提供贷款、用于苏联向美国购买价值7.5亿美元粮食的协定,此举 使两国贸易额陡增近一倍 ;关于苏联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总额为3O亿美元的科技合作协定:关于双方在能源、电子计算机、农业等六个研究领域合作的协定等等。 在l972年lO月签订的一项为期3年的全面贸易协定中,美国甚至允诺要国会批准给予苏联最惠国待遇,并约定在对方首都互设贸易办事处。 双方经济关系获得战后以来的最大发展。 但是,经济缓和并投有带来军政缓和。 7O年代中后期,苏联利用美国战略收缩之际,不断扩大在中东、非洲、中美的渗透,乃至出兵阿富汗,全球攻势达到顶峰。 美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牵制苏联内外政策的战略方针宣告失败。 经济利益上的对立迅速盖过了微弱的一致·陛,缓和得以建立的基础开始崩溃,经济对抗重又发展起来。 1977年卡特上台,以 全球秩序政治 取代了尼克橙主义,虽然美苏经济关系仍然沿着前期缓和的轨道惯性向前,但已逐渐由热转冷。 1979年以前,美国曾多次以苏联的武器控制问题、持不同政见者问题、苏联武装干涉安哥拉问题以及人权阿题等为由,用搁置贸易谈判、限制出口等经济手段制裁苏联。 7O年代又是苏联盛极丽衰的年代。 1978年苏联军费开支已达到世界首位,高出美国20%,军事上的疯狂增长与经济上的停滞后退使其成为“泥足巨人 ,更加迫切地希望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关系。 勃列日涅夫打出 缓和物质化 的旗号,提出以军事缓和与经济合作来补充政治缓和,将发展美苏经济关系作为政治合作的前提。 提出 应该最迅速地和最充分地使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变为现实 。 虽然这一时期美国对苏制裁已经升级,但1977年10月到l978年9月,苏联仍从美国进口了1 480万吨谷物,l979年粮食贸易颧更是达23亿美元之多.大大超过了l975年协定规定的每年600 800万吨的数额。 而同年美国也从苏联进口了价值5.48亿美元的黄金和2.54亿美元的其它商品。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美苏战略力量对比再次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美国已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制裁方式来处理美苏经济关系了.随着阿富汗事件的爆发,美国对苏联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新冷战掀起了高潮。 二、从新冷战到新缓和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大致从70年代末到l991年苏联解体.美苏经济关系的基本态势呈现出与冷战前期相似的形式,即从由热转冷,到由冷转热。 但是,国际经济大环境和美苏国内经济状况第4期 牛笑风:拎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 87的重大变化,构成美苏经济关系新的背景,无论高压遏制还是诱压结合都不能阻止经济交往的潮流,发展经济关系已成为解决其它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1979年起美苏经济关系大幅降温,此后直到80年代上半期,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苏力量对比的实质性变化,美国重新取得优势,再次发动对苏联的全面攻势.经济攻势范围之广 经济武器 力量之强前所未有。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虽然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经济实力相对衰落,但国内经济发展总体向好趋势已经形成。 由于对苏经济缓和的结果和初衰大相径庭,于是美国再次调整对苏经济战略。 1980年1月, 卡特主义 出台,成为新经济遏制战略的信号,接着,里根政府又推出耗资上万亿美元的 星球大战计划 .它是美国全球称霸政治与强大的综合国力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它在把军备竞赛引入太空的同时.也将对苏经济关系推向低谷。 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在经济上对苏联的战略反制作用更大. 与战后初期的经济遏钼战略相比,这一时期美国对苏经济遏制达到新的高峰,改变了7O年代以来的 诱导式经济外交 的缓和方针,实行 高压式经济外交 ,将经济打击目标重新对准苏联:把技术转让限制作为基本国策,建立起 类巴统管制 、 第三国合作体系 ,扩大限制范围;对苏实行 无例外政策 ,采取多种钼裁手段加剧其国内经济困难。 苏联8O年代经济衰退加速,经济日趋困难。 按美国中央情报局等西方机构估计.1981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从1970年的1 5.9% 降到1980年的l】.6%.n D1l ”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美国差距持续扩大,8O年代中期在民用生产的新技术利用方面落后美国近2O年.综合国力不及美国一半。 在现实的力量对比面前,苏联对美转入战略守势.经济上更是采取低姿态,希望借助美国援助来摆脱经济困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1979年底以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包括单方面停止履行已经批准的一批 例外 出口协定:除1975年协定规定外,不再支付苏联另外定购的1 700万吨粮食;停止尖端技术和战略物品许可证出口.冻结价值1.55亿美元的对苏高级技术项目的出口申请;严格限钼苏联在美国水域的捕鱼权等等.双方经济关系骤然降温,贸易额由1979年的44.77亿美元锐减至1980年的19.63亿美元.此后,美国又不断扩大钼裁范围,如推迟双方长期谷物协定谈判;对苏实行石油、天然气禁运;要求一切在国外的美国子公司包括使用美国专利生产的外国公司对苏实行石油 天然气 备禁运⋯⋯直至下令抵钼莫斯科奥运会。 强硬到极点。 冷战时代的最后一次转折出现在80年代中期.1985年11月里根和戈尔巴乔夫首次会晤,标志新一轮缓和的开始.新缓和是美苏两国综合国力长期争斗的结果,也是当代和平和发展两大潮流推动的结果.80年代以来,国际角逐的主战场已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顿域,处理国与国之鸸关系的方式和手段不再是以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的对抗为主,而是以发展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为主.美国在这个时期再次拥有优势。 在信息革命的大力推动下,美国经济逐渐积累起实质性变化的基础,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但困难与问题也很多,尤其是此前的经济遏制战略未见大的成效,反而使财政、贸易赤字和债务不断增加,国际经济地位严重削弱. 但它的问题远不如其对手苏联严重,是相对衰落中占据‘第一 的问题. _】【5 里根政府全面总结了以往对苏经济战略,认为僵硬对抗、高压遏制和盲目发展对苏经济关系以换取其克钼退让都是不可取的。 于是一种貌似折衷的。 诱压结合 的经济外交方针取而代之. 诱压结合 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发展经济关系为诱饵,同时附加政治、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各种条件,迫使苏联全面退却,最终使其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全面倒向西方.1989年5月,布什政府推出 超越遏制战略 ,对战后四十余年的对苏政策作了显著调整,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限制苏联的扩张.而是使 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 . 由此可见, 超越遏制战略 并不是超越了经济遏制,而是实际遏制、彻底遏制、最终遏制,直至实现和平演变. 因此无论是里根第二任期还是布什时期,美国的援苏计划多为 口惠而实不至 ,并常附带诸如削减军备.建立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推进政治的西方民主化、改变对持不同政见者的88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燕政策以及民族政策等等条件,几乎包括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所有方面.对此美国国务卿贝克直盲不讳: 直到有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会不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经济衰退到崩溃的边缘.国民收人持续负增长,1990年达到3%.而同期通货膨胀率却高达86%。 据西方材料,199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已降到只及美国的1,3~l,4。 ” ”” 严峻的形势迫使苏联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国内经济,并前所未有地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上.作为新的外交战略的理论依据.戈尔巴乔夫提出对外关系 新思维 ,完成了苏联外交史上第三次重大改变,结束了赫鲁晓夫以来的 争霹外交 ,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同时也是最后一个时期。 新思维 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以垒面收缩、放弃对抗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新缓和时期。 美苏经济关系有了实质性进展。 在1989年老布什和戈尔巴乔夫会晤中破天荒地讨论了苏联的经济困难,美国表示愿意提供经济援助,并同意给予苏联最惠国待遇.支持苏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关贸总协定.并调整了对苏贸易政策:延长经济、工业和技术合作协定;举行副部长级贸易会谈;重组美苏商业委员会:提供各种贷款和紧急援助等等.双方从缓和对话进而建立起某种台作和 伙伴关系 。 贸易颧也有较大回升。 到1989年底增至55亿美元.然而,伴随经济关系的不断缓和。 一边是美国的垒方位步步紧逼,一边是苏联的节节退让。 美援并未挽救苏联经济的崩溃,反而戒了一剂鸦片,在苏联的制度演变和国家解体过程中起了致命的作用。 1991年底,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经济冷战也随之结束了.由于一个对手的突然退出.冷战的结束比它的开始更为突兀。 然而正如汤因比所言: 敌对状态的结束远不是故事的终结 .它留给人们的思索和启迪是远比过程更为重要的东西。

美国和苏联为什么会发生冷战?

记得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合作与对抗都是围绕着这个永久的利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两国为了打败轴心国这个共同的目标而联合在了一起,打败轴心国即是目标也是合作的基础,后来意大利的投降、德国的节节败退,也标志着这个合作的基础快要寿终正寝了。 这时美苏两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上的矛盾注定了两国的对立,全方位的对立——战略目标、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 一、战略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意日三国被彻底的打倒了,英国从此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就这样在亚欧大陆上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而借着二次世界大战的东风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与带着满目的战争创伤和庞大的战争机器的另一超级大国苏联都开始用着自己的方式来填补这一权力真空。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倡的“用狐狸的计谋达到狮子的目的”,即依靠国际组织,凭籍实力,通过大国间政治、经济合作,以和平方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的战略,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它不但要求在战时与苏联这个与美国有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战略利益的国家保持合作,更是要求在战后还能保持持久合作,这几乎是不可能。 而罗斯福也在二次大战还未结束就去见了上帝,他的继任者来自密苏里的农场主之子很快就改变了罗斯福制定的战略,采取了直接对抗的战略,公开叫嚣必须用武力来阻止“GCZ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开始推行独霸世界的计划了。 虽然苏联进行反法XS战争的直接目的与美国的目的是一致的,但苏联并不限于彻底粉碎XTLN粹德国侵略,而是想通过这次战争将未来针对苏联的侵略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减至最小程度,并将自己立于某种不败之地。 1945年4月,斯大林就对自己的助手们说过,爆发另一次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他还警告说,德国“很快会恢复元气,只消12至15年时间,他们又会强大起来的。 因之,斯拉夫民族的团结至为重要”。 于是,在帮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JF的同时,还帮助这些国家建立了亲苏的社会Z义政F,这些国家成了苏联的第一道防线。 在西方国家指责苏联这是搞扩张的时候,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在同《真理报》记者谈话时对此指出:“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善意的政F,试问,这有什么奇怪呢?假使没有发疯的话,那怎么会把苏联这些和平的愿望看作是扩张倾向呢?”不过苏联提出恢复1905年日俄战争前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大部分权益才进行对日作战的条件完完全全表现出了其所具有的大国沙文Z义。 这与美国在战后世界的战略目标发生了尖锐分歧。 二、地缘政治先提提美苏两国的地理历史。 美国的环境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应该都知道,东西两面分别以大西洋和太平洋为天然屏障,而南北两面则只有墨西哥和加拿大两个与美国实力不处于同一数量级的弱小国家,所以法国一个叫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的就在他的《论美国的民Z》里将美国比喻成了一个大陆型的岛国。 其无与伦比的地缘条件让美国完全可以在家里闷声发大财,而美国第5届总统门罗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门罗Z义,更是将欧洲传统强国都挡在了门外,“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也很快得已实现。 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了。 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英法等国都被削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想参与国际政治游戏时,遭到了 欧洲列强的抵制,结果美国又开始了其光荣孤立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等老牌帝国Z义国家的衰落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提供了良机。 苏俄可就没美国这么幸运了,它的发展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 罗曼诺夫王朝搞起土起兼并,蚕食他国领土来到是一把好手,不过其管理能力就不怎么样了,封建统治让俄国长期摆脱不了经济落后的局面。 十月革M后,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致力于在本国内建设社会Z义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不过很可惜,苏联的位置真的是太好了,不单1812年拿破仑想来这里圈块地,就百多年后的后生XTL也在1941年跑来占地盘。 关于地缘政治,美国佬以前是不怎么在行的,毕竟多年的孤立政策让美国人在地理考试里连 “基本级”都达不到。 在美西菲律宾战争时,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菲律宾是一个岛还是一种水果。 可当美国准备称霸时,其地缘政治的发展就像吃错了药一般的飞速发展着,美国的地缘政治学家斯派克曼就是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1943年提出的“边缘地带”理论。 他将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看作是海洋与世界中心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这里将会是陆上强国与海上强国冲突的多发地带,而美国作为一海上强国想要避免冲突的发生,只有控制住这一地区,并维护住欧亚大陆国家之间的平衡,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在欧亚大陆上一家独大。 而当时的美国政F就是根据他提出:“谁支配着边缘地带,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 ”这一观点开始沿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建立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对苏联进行围堵。 可惜的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同志由于战前英法祸水东引及后来发生的伯尔尼事件让他对美英这些资本Z义国家没有一点信心,如前文所述,其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就只能沿着自己的边界建立安全和缓冲地带,而这一切就又美国的地缘利益相矛盾,这种矛盾正是美苏冲突的根源之一。 当苏美两国为了各自的地缘利益开始圈地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这些冲突很多,大的方向就是欧洲、近东、远东这么三块地。 在欧洲波兰问题上,用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话来说,就是:“对于苏联人民而言,波兰问题不仅是一个荣誉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安全问题。 ”不过怎么着,对这个隔三差五被人侵略的国家来说,安全是首位。 波兰总是成为入侵苏俄的跳板,这让苏联怎么可能放过这块地,而且,苏联在二战后所寻求的不单是防范入侵,更是想通过波兰对西欧施加影响。 美国在这事上还是很好说话的,可以承认你在波兰乃至东欧其他地区具有特殊利益,但你不能完全控制这块地,不然你安全了,我就不怎么安全了。 你那庞大的机械化集团军和社会Z义制度,简直就是一把悬在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在德国问题上,双方的态度又反了过来,美国想把德国拉入己方阵营,达到既可使德国再不能在欧洲为非作歹,又可使德国成为对付苏联的坚强堡垒的目标。 苏联则是想彻底的清空德国的战争潜力,使其无法再次发动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在近东这一块,就两个地方,一个伊朗,一个土耳其,苏美在这争夺的东西和美国现在满世界发动战争想要的东西一模一样——石油与交通咽喉。 伊朗本来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不过英国在二战后的实力及影响力大不如从前,苏联就想在这里圈地了,其实也不怪苏联,就连英国的盟友美国也想在这里划圈圈呢。 于是苏联既支持伊朗北部阿塞拜疆的民族Z义分子进行反政F活动,又通过在苏伊边界部署重兵向伊朗政F施压,想建立一个屈从于苏联的伊朗政F。 伊朗政F可是人人信真主的,怎么可能向这个信东正教上帝的国家屈服呢,伊朗找上了老美,老美马上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去联合国A理会告吧。 于是苏联在各方压力下把军队撤了,可还是提出联合开发伊朗北部的石油的要求。 苏联对土耳其这个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要求可是很有来头的,在彼得大帝时代起苏俄就对着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流口水的了,现在到了苏联时代,军事力量超级强大而英法这些以前的干预国现在都成了病猫了,不在这个时候下手拿下这两个海峡还待何时。 苏联开始以这些地方以前我的这个烂理由要求土耳其租借给苏联黑海海峡基地和将卡斯和阿达汗两省交给苏联,不过,有苏联的地方怎么能少的了美国呢。 美国一听苏联居然在土耳其搞三搞四的,马上不干了, 杜鲁门立刻命令当时最先进的航空母舰“罗斯福”号通过海峡显示武力。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下《援助希、土法案》中的希腊。 可以说希腊内战才是杜鲁门Z义出笼的直接导火线。 希腊内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只要知道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希腊内战来就很简单了,它和我国国共之间的内上非常相似。 开始时希共与政F很合作,简直就是X独X的右倾投降Z义的翻版,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希共集体狂热了起来,变成了X明的左倾冒进Z义,不但抵制了大选,还放弃游击战向城市发动正规进攻并建立政F,还是一个没有任何国家与组织承认的政F。 可惜的是前面的很像中国,就是后面X泽X出面解决一切问题这一块,希共无人可以担当,于是在美国的资金、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大量武装政F军的情况下,希共领导人扎希阿里阿迪斯宣布“临时停火以保全整个希腊不被彻底毁灭”。 这标志着希腊内战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在美国,希腊内战的结束被看成反苏冷战的一次胜利。 而事实上整个希腊内战苏联并不是很热心,在希共控制大部分国土的1944年末,苏联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希共就此收手,和在朝鲜与中国一样。 在远东,就是由美国挑起的了,本来按照1945年7月英苏美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将实行盟国占领。 可是美国和苏联在德国搞盟国占领就让自己很不爽的了,怎么可能还让日本这个已经全部落入自己口中的肉吐点出来,马上决定了独占日本的方针。 这时苏联当然不干了啊,强烈反对、强烈抗议这些现在中国最常多的东西苏联天天挂口上,后来看美国不鸟他,斯大林大笔一挥,苏联红军立马登陆千岛群岛,包括南千岛的国后岛和择捉岛,同时占领了南库页岛和本来属于北海道的色丹岛和齿舞岛(就是现在电视上常见的北方四岛)。 可能因为自己已经吃了肉了,让别人喝点汤的心理吧,美国对苏联占领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所规定的千岛群岛之外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并没太大反应。 此后苏联虽然就日本占领问题和美国进行了多方面的尖锐斗争,但丝毫没有改变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事实。 三、意识形态分歧意识形态的分歧感觉像就是苏美两国各自认为自己的东西才是好的。 一个是世界首富国,更一个是靠战时GCZ义干掉了法XS德国的世界第一个社会Z义国家,两国都认为自己的制度才是人类的救星。 美国狂热的认为只有美国式的资本Z义才能让全世界富裕起来,而苏联因为在二战中表现出来的大无畏英雄Z义与自我牺牲精神让许多流亡知识分子开始倾心于苏联了。 随着英法等殖M国家的衰弱,庞大的殖民帝国开始瓦解了,各殖民地的民族JF运动风起云涌。 斯大林认为,资本Z义的死期已经不远了,苏联式的社会Z义将在全世界取得最终胜利。 于是乎苏美之间的斗争看起来就非常的像是社会Z义(GCZ义)与资本Z义之间的制度斗争,而实质就是苏美两国基于不同的地缘条件之上的战略利益争夺,虽然这些战略利益争夺也包括了意识形态分歧。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