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百科-探秘大足鼠 (图片百科搜索)

2024-03-08 02:30:37来源:2021最新十大热门人气排行榜-科奇网作者:佚名 阅读量:

大足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种级地位稳定,但同物异名很多,在这些同物异名归并上意见分歧较大。该种主要栖息于农田和灌丛,一般不在房屋内。和同属的褐家鼠接近,但耳朵比褐家鼠大得多,尾长也比褐家鼠大。对农田有一定危害。大足鼠主要在夜间活动,以晨昏最活跃,白天多伏于洞内。外出寻食有一定的活动路线,路线有杂草之处便咬断杂草,劈成小径。

大足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和趋食性迁移特性,这种迁移习性在种群繁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足鼠的洞穴多在荆棘灌丛和岩石缝隙中,每个洞有4-5个洞口,洞口一般开于向阳处,洞口直径约6厘米,洞道极长,入洞口在田埂上面,后洞口在贴近水沟边的灌丛中,入洞口进入洞道约40厘米后逐渐开始向下,另一个叉道通向天窗洞,窝距地面深度约98厘米,距入洞口水平距离253厘米,窝用稻草、树叶、杂草组成,窝的直径为13×15厘米,在距出洞口水平距离约45厘米处,洞道开始分叉,通向二个出洞口。出洞口极其隐蔽,贴在靠近水沟边的灌木丛中。

大足鼠主要以种子为食,喜食玉米和稻谷,亦食浆果、草籽草根、嫩芽和其他小型鼠类及田螺、鱼、螃蟹等。大足鼠繁殖力强,全年除12-1月外均能繁殖,5月是全年繁殖的高峰期,但一般春秋两季繁殖,胎仔数3-11只,平均4-6只。在中国,大足鼠的数量随着地区、生境和年份的不同,差异很大,这很可能是降雨量和温度引起的。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大足鼠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个体较大。尾长和体长几相等,尾上下一色,全部为黑褐色。尾上鳞片组成的环纹不十分明显,环纹内着生短而粗的毛。尾尖部毛并不显长。整个身体背面毛色一致,呈棕黑色。针毛多,但不长,且并不显著粗壮。侧面毛色较淡,黄白色调,毛尖为淡棕黄色。背面和腹面毛色逐渐过渡,没有明显界线。整个腹面毛色一致,从颏部至肛门没有变化,毛基灰色,毛尖灰白色,略显淡黄色调。

前后足背面白色。有明显的珍珠光泽。头骨方面,鼻骨相对较长,眶上嵴明显,牙齿和白腹鼠属基本一致,臼齿由3横列组成,第1和第2上臼齿舌侧均只有2个齿突。第1上臼齿第1横列外侧齿突消失或严重退化,只在西藏亚种()较明显,该亚种是2018年才被刘少英等命名(Liuetal.,2018)。

大足鼠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东南部。国内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陕西、甘肃、海南。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上述区域为土著物种。并引入到一些太平洋岛屿,包括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菲律宾吕宋岛、帕劳还有新加坡。大足鼠栖息于海拔800-3200米的山地、丘陵地带山麓作物地及山麓灌木丛,菜园、稻田环境中,偶尔亦进家屋。


什么是大足鼠?

大足鼠(RattusnitidusHodgson),隶属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别名水耗子、灰胸鼠、光泽鼠、喜马拉雅鼠等。 大足鼠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中、华东及华北的河南、河北及西北的陕西、甘肃等省,西藏南部地区也有分布。 在四川和云南一些地区,如四川盆地和云南大理等地曾一度为农田优势鼠种。 大足鼠除了主要栖息在农作区外,在山地也有分布,在海拔3500m的山地有捕获记录。

大足鼠的生态习性

栖居地:大足鼠在安徽省主要栖居于林区或山麓的农田地带。 在林区主要栖居于溪流两岸的灌木丛或岩石缝隙中或靠水源较近的地带。 在山麓农田,大足鼠常栖居于水稻田田埂两旁的岩石缝隙中或水田周围的灌木丛和坟丘中。 在山地林区,冬季常迁移至室内,在大别山山地宿松县的罗汉宕(海拔1040米)、黄山的芙蓉居冬季室内大足鼠都占有一定比例。 大足鼠的数量随着地区、生境和年份的不同,差异很大,在大别山山地南坡的数量要高于北坡,如1980年在金寨白马寨林场调查,大足鼠占2.78 %,霍山县青枫岭林场共捕鼠205只野鼠,但未捕到大足鼠。 而在南坡岳西县银河乡的调查,大足鼠占8.64 %,潜山县的调查占6%,宿松县陈汉山区的调查(1973)大足鼠占22.06 %,远高于1980年在岳西和潜山县调查的数量,这很可能是不同年份降雨量和温度的不同而引起的数量差异。 如1980年,我们在祁门县闪里区的调查,大足鼠占8.23 %,宁国县占4.8 %,休宁县农田乡占2.15 %。 而1983年,我们在黄山市的调查,大足鼠占野外鼠种60 %。 1984年在黄山市三口乡的调查大足鼠占59.26 %。 洞穴:大足鼠的洞穴多在荆棘灌丛和岩石缝隙中,不易挖掘。 我们1984年在黄山市三口乡山坡水田埂挖掘了二个大足鼠洞穴,每个洞有4—5个洞口,洞口直径约6厘米,洞道极长,其中一个洞道长3:8米,入洞口在田埂上面,后洞口在贴近水沟边的灌丛中,入洞口进入洞道约40厘米后逐渐开始向下,另一个叉道通向天窗洞,窝距地面深度约98厘米,距入洞口水平距离253厘米,窝用稻草、树叶、杂草组成,窝的直径为13×15厘米,洞道内未发现贮粮,但有吃剩的豆壳、稻壳及昆虫的几丁质外壳。 在距出洞口水平距离约45厘米处,洞道开始分叉,通向二个出洞口。 出洞口极其隐蔽,贴在靠近水沟边的灌木丛中,洞内捕到大足鼠雄鼠1只。 食性:共解剖23个鼠胃,其中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其次有浆果的果皮、草籽、草根等。 23个鼠胃中有8个鼠胃中有鼠毛,在黄山市三口乡大足鼠洞口放一鼠铗,第二天收铗时,不见鼠铗,挖开鼠洞,捕到雄性大足鼠1只,还检到第一天放在洞口的鼠铗,鼠铗上尚存一大足鼠鼠头,说明大足鼠有残食同类个体现象。 另外,大足鼠个体大,需水量多,喜食含水份多的食物。 1983年,我们在黄山市郊区调查时,发现农田中大片正在拔节孕穗的水稻茎杆被大足鼠咬断,同时见到农民在被害的田中捕到活的大足鼠。 由于大足鼠善于游泳,对我省长江以南育秧的稻种危害很大。 我们在太平三口乡育秧稻田田埂调查,大足鼠占野外鼠种的68%。 迁移:大足鼠虽属山地林区鼠类,但有觅食迁移的习性,冬春季节大足鼠往往迁移到山麓农田觅食栖居。 如1984年春,我们在三口乡的调查,农田田埂大足鼠占59.26%,而针阔混交林内仅占1.42%。 黄山市在水稻播种季节,农田田埂大足鼠占鼠种总数的60%以上。 在冬季有时迁入室内,如1973年在宿松县罗汉宕林场(海拔1040米),室内大足鼠约占50%以上,黄山的松谷庵和芙蓉居室内,冬季大足鼠也占有一定比例。 以上也说明大足鼠有一定的季节迁移习性。

大足鼠有什么危害?

大足鼠的危害:大足鼠是我国西南地区农田的主要害鼠。 其为害作物的特点是盗食种子,造成缺窝缺苗,苗期到抽穗期咬断禾苗,成熟期盗食籽粒。 在农田主要集中在田块较中央部分,一般在离田埂5m以上的位置。 这与褐家鼠的为害症状大不相同,褐家鼠主要为害田埂附近的禾苗,且被害禾苗较分散。 而大足鼠因反复在同一食源点上取食的特性,通常为害较为集中,造成成团的禾苗被害。 被害植株团在田间随机分布。 在水稻播种期,大足鼠可在秧田盗食谷种;在旱作粮田盗食小麦、玉米种子及甘薯种块;在地膜覆盖的玉米地或苗圃地,大足鼠从地下打洞进入苗床或地膜下,盗食种子。 在小麦苗期,大足鼠从麦苗基部咬断幼苗,取食幼苗中心幼茎,麦田成团被害。 水稻拔节期,大足鼠游入稻田中,从水面上1~2cm处咬伤茎秆,导致枯心,被害水稻枯心苗相当集中,且成团出现。 水稻抽穗孕穗期,大足鼠咬伤的稻株形成白穗,与螟虫为害产生的白穗相似。 小麦、水稻成熟期,大足鼠终日在田中为害,盗食种子,甚至在田中筑巢育幼。 大足鼠对玉米的为害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播种期盗种,二是在幼穗灌浆期,大足鼠爬到玉米穗上啃食幼穗,受害幼穗常被腐生菌感染,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大足鼠对甘薯、马铃薯的为害主要是盗食块根、块茎。 在四川盆地,一年之中,大足鼠有3个为害高峰期。 一是3月中、下旬小麦孕穗期至水稻、春玉米播种期,尤以小麦和玉米种子受害最重,孕穗期的小麦失去自身补偿能力,被害株完全失收;二是6月早玉米成熟期(山区推迟到7月);三是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的小麦、蚕豆等作物播种期,尤以麦田受害最重。 大面积播种后,大足鼠食源丰富,但晚插或早播的小麦等则因大足鼠趋食迁移并集中为害,从而损失严重,甚至全田种子完全被盗。 这种现象在10月的秋玉米田经常出现,使秋玉米被害株率达80%以上。 11月又是大足鼠种群数量最高的季节,秋季为害相当突出。 在云南大理地区为害高峰期与四川地区类似,作物受害率可达5.1%~43.8%。 此外,大足鼠常在池塘埂上筑巢,盗食鱼虾,可严重为害鱼塘。 大足鼠为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之一。

更多排行: 水老鼠 灰胸鼠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