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敢于付出一切-将进酒-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勇敢李白不怕反甲)

2024-03-15 05:41:21来源:2021最新十大热门人气排行榜-科奇网作者:佚名 阅读量:

在我们的认知中,李白的真实样貌与风姿是无法被确切了解的,然而李白的存在却仿佛被人们深刻理解,无论是举杯向明月的手势,还是举手投足间的神情。这些信息被铭刻在他千百年流传的诗篇中,被历代细心品读的读者所感知,因而充分地在我们心中形象化。通过阅读古诗,我们仿佛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召唤,使得诗人的形象从文字中幻化显现出来。而对诗人形象更精确把握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其诗歌的感知程度。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针对家喻户晓的《将进酒》逐句进行分析,从浅显的释义开始,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义和深刻内涵,随后深入感知李白诗句中多变的语气和情调,以及蕴含其中的诗人生命情感的跌宕起伏。于是,我们眼前呈现一个正在与好友共饮、徘徊于放纵欢愉与巨大忧愁之间的李白形象。最终,通过对《将进酒》的细致分析,我们意识到,尽管这首诗内容乃悲观,但李白却以昂扬姿态直面人生的无常,他用澎湃的生命激情宣示着自我存在。正如诗中所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可以被理解为一首劝酒歌,正如其中所言的 "将进酒" 意味着邀请一同饮酒。饮酒是一种常见情景,用以增进聚会的欢乐氛围或独自消愁。古往今来,饮酒最能激发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是情绪达到高潮的时刻,也是最易勾起诗情的瞬间。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饮酒的诗篇或劝酒的诗篇,李白是其中最知名的代表,他创作了数以百计的饮酒诗篇。笔者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行了《将进酒》的逐句分析,从浅显的释义开始,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义和原因,随后深刻体认其中传达的生动多变的语气和情调,以及诗人跌宕起伏的生命情感。经由此过程,我们看到了一个李白形象,他正在与友人共饮,穿梭于放纵快乐和巨大忧愁之间。最后,通过对《将进酒》的细致分析,我们认识到,尽管诗篇内容颇具悲观色彩,但李白却以振奋姿态迎接生命的不可预测,他以强烈的生命激情对抗人生无常的万古愁。深度分析揭示了《将进酒》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及其内在的奥秘。


《将进酒》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

《将进酒》表达了李白豪放不羁、及时行乐、乐观自信的思想感情。 在这首诗中,李白借酒消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闷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他感叹人生易老,同时也在感叹怀才不遇。

李白的《将进酒》是表达什么的?

将进酒,是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一、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三、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四、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李白在对社会不满及个人不得志的矛盾中坚持浪漫,以对生活向往的浪漫去对抗矛盾,这种激烈的碰撞是惊心动魄的。

2、李白可以在酒的世界里忘记伤痛,得到片刻放松.于是我们看到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得;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更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狂放。

3、然而“但愿长醉不愿醒”只是一种愿望,“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只是“举杯消愁愁复愁”。但李白知道醉酒之乐是短暂的,于事无补的,可是如果不醉,就连这短暂的快乐也没有了。李白就这样在理想与现实,酒醉与清醒之间徘徊,也留下了许许多多饮酒的诗句。

4、李白的诗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所想着的事情,极其夸张,一旦诗兴大发,豪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一生酷爱饮酒作乐,与酒为伴,内心中所渴望的是“但愿长醉不复醒”,是醉话,是无奈之语,亦是激愤之语,又有谁能够了解呢?

5、他的满腹才华,不得舒展,他的放浪不羁,无人欣赏,但他的乐观自信,以及他一生所感而写下的千古名句,就在我面对前方岔路,迷惑彷徨时,给我带来力量去面对选择,不再逃避,看清前方的道路。

李白的《将进酒》以豪放的语言,抒写了旷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愤闷,同时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表达作者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了自己的愤激情绪。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