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部泄漏三信号:关岛已被彻底捣毁,安保无从谈起

2024-03-06 03:43:27来源:2021最新十大热门人气排行榜-科奇网作者:佚名 阅读量:

8月31日下午,中国国防部复原了举办线下例行记者会。在这次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美媒报道,美国将在关岛新增20处装备地对空阻拦导弹、雷达等设施的防空阵地,用意将关岛打形成环球进攻最严密的地域。记者提到。有剖析指出,美军所谓的进攻体系树立具备较强进攻性,将对地域敌对与稳固形成较大要挟。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国防部资讯发言人吴谦回应道:关岛安保与否,取决于美方想让它表演什么角色。要是把关岛打形成发起抗争的前哨基地,即使是武装到牙齿,也不会有任何安保可言。

中国国防部间接回应关岛的安保疑问,指出即使是武装到牙齿,也不会有任何安保可言。以前还没有过,这应该是第一次性。简直是霸气侧漏,如雷贯耳。同时,也向对方监禁了多重强硬信号。

关岛,位于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总面积549平方公里,略大于中国第四大岛舟山岛,东距美国9800公里,西距中国(大陆)3010公里。现为美国海外属地,是美国的非宪辖管制领土。

美军基地占地约全岛的1/4左右。共驻扎1.9万名美国战士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域的一个关键战略空军基地。终年部署有B-52和B-2重型战略轰炸机,也是美军外乡B-1B轰炸机的中转站。

美海军在阿加尼亚设有航空站,在阿卜拉港有核潜艇基地,部署有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和洛杉矶级攻打核潜艇。美海军航母编队以关岛海军基地作为母港或停泊基地,仅仅3天内就可达到台海周边海域优惠,4天之内就能达到日本左近。5天即可达到台岛左近。是美军干预台海两岸军事抵触最关键的前沿军事基地之一。

国防部发言人含糊其辞指出安保疑问,一是,正告美方不要把关岛作为干预中国外交的前哨阵地,也就是说,假设关岛一直是霸权、干预的角色,那永远不会安保。

二是,显示了中方推戴军事干预的底气。中方如今曾经构成了对关岛的多重打击、毁瘫的才干,西风快递西风-26B、新锐西风-27,潜射巡航导弹、轰-6K空射巡航导弹、055大驱舰射巡航导弹以及无人机巡飞弹等等,都可以对关岛启动消灭性打击,即使美军在关岛新增20处装备地对空阻拦导弹、雷达等设施的防空阵地,对能够扭转弹道的西风-26B阻拦概率极低。

依据美军的研发方案,要在2028年后才干开发成配置够阻拦滑翔弹道航行的弹道导弹。即使开发成功了,也拦不住降级的西风-27导弹,各类巡航导弹启动饱和打击,美军的防空系统也是防不胜防。岂但美军在日韩的军事基地是中国嘴边的一块肉,关岛也是中国的盘中餐。所以说,即使是武装到牙齿,也不会有任何安保可言。

三是,表白了中国成功两岸一致的坚强信心。当美军在日韩的军事基地、在关岛的军事基地,甚至夏威夷军事基地都失去协防台湾的作用的时刻,台湾的宿命只能是回归祖国,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早晚会破功。

中美在台湾疑问上的竞赛,从某个角度说,关岛确实是双方的一个着力点,但是,制胜的天平曾经向中方歪斜。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方2022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发表谈话

近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22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歪曲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无端臆测中国军力发展,在台湾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这是其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的惯用伎俩。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发展军力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反观美国,建国近250年仅16年没打仗,为一己私利四处煽风点火,在世界上制造分裂和对抗,所到之处带去的多是动荡和灾难。 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麻烦制造者、最大破坏者。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由中国人来决定。 当前,美方一些人抱守“以台制华”幻想,民进党当局妄图“倚美谋独”,这是造成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 我们致力于保持台海和平稳定,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挫败任何外部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美国在报告中对中国核力量现代化指手画脚、妄加揣测,实际上最应该深刻检讨反思自身核政策。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核武库,持续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大力发展并谋求前沿部署战术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通过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进行核扩散,日益成为核冲突的源头。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把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我们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纠正对华错误认知,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停止发表错误言论和有关报告,切实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国两军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延伸阅读:媒体:美国突然曝光大杀器对中国到底构成何种威胁?执笔/刀斧手&叨叨姐美国最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突袭者”,于当地时间12月2日首次公开亮相。 这在全球防务圈引起了高度关注。 虽然揭幕式时间非常短暂,而且那架B-21轰炸机的原型机只是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工厂机库里,羞答答地露了一个“正脸”,但这不妨碍美国军方借此把气氛炒得异常火热。 用美国人的话说,这时隔30年研发的新一代隐形轰炸机,有着清晰的针对目标:即瞄准中俄带来的所谓“威胁”。 作为美国B-2隐形轰炸机的下一代,作为准备大面积替换美军B-1和B-2系列轰炸机的B-21,到底有什么更先进的地方?美国吹得很神,对我到底构成何种威胁?1根据美国媒体的说法,B-21是美国30多年来开发的第一款大型隐形轰炸机,将成为美国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的一件战略武器。 美国最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公开亮相作为美国的“第六代攻击机”,B-21“突袭者”具备了无人驾驶能力,这在B-2隐形轰炸机上是没有的。 从地位上看,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可以携带常规弹药,也可以投射核武器。 因此它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 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包括三个“支柱”:陆基发射井式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潜射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 B-21轰炸机代表着美军空基核力量的现代化。 美国防长奥斯汀出现在B-21揭幕的仪式活动中,他在讲话中称,B-21将成为美国轰炸机部队的中坚力量。 奥斯汀说得也很直白,B-21隐形轰炸机的出现,证明了美国长期致力于打造先进的军事能力,以加强美国在今天和未来的威慑能力。 包括奥斯汀在内,现场出席活动的美军人员和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高层,都对B-21的优点给予夸赞,而且溢于言表。 比如他们说,B-21的武力投射距离“是其他任何轰炸机无法比拟的”。 而且,B-21的航程足够远,不需要驻扎在战区内,而且与B-2隐形轰炸机相比,B-21的提升在于不需要特殊的后勤支援人员。 作为外形上与B-2非常相近的,采用飞翼式布局的B-21“突袭者”轰炸机,据称隐形能力比B-2更加优异,不仅在机体上采用新型隐形吸波涂料,而且在细微之处,设计上也做出调整,反射雷达波更低。 用奥斯汀的话说,过去50年来,美国隐形技术的进步,都用在了B-21“突袭者”轰炸机上。 而且他还夸下海口,“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很难发现空中的B-21”。 从美国方面披露的资料来看,B-21“突袭者”与B-2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机身内部。 B-2虽然是隐形轰炸机,但是其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 那时候飞机采用的电子设备和软件系统,可想而知已经落伍了。 而B-21“突袭者”是在互联网云时代的背景下设计的,所以其机舱内采用的软件系统非常先进,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升级,可以精确地处理各种指令。 第一时间将飞机的资料上传到云端,方便作战指挥部门实时了解战况、下达命令。 所以,B-21很可能不是一架架的飞机,而是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中的武器,可以执行常规远程打击,还可以搜集情报、监视和侦察。 同时,搭载不同的硬件后,可能还具备电子攻击和与无人机协同进攻的能力。 从奥斯汀和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的讲话看,他们需要一种属于21世纪的新型轰炸机,让美国能够有能力应对“更复杂的威胁”。 从战略上看,华盛顿把俄罗斯视为目前最重要的威胁,把中国视为未来长期“最首要的威胁”。 美军当初对B-21的关键要求,就是要“在重要国家的强大防空系统面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可以应对这些难度大得多的威胁”。 所以,在冷战思维下,可以说B-21就是冲着俄罗斯和中国来的。 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表示,B-21轰炸机至少要建造100架。 尽管五角大楼没对外说明成本与维护细节,外界研判目前B-21成本虽在7.5亿美元,若要交付100架,整个B-21轰炸机的成本会达到1000亿美元。 2在美国媒体报道中,有不少把B-21轰炸机与亚太和台海联系在一起。 同样是在12月2日,作为美国在亚太最重要的军事“帮手”,日本也有所动作。 作为日本执政党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于2日当天在一次会议上就打击敌方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达成的共识,同意将其纳入本年度末计划修改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相关文件,但对于是否将中国认定为“威胁”尚未有定论。 与此同时,据共同社披露,日方计划在冲绳县域增设一个正规团,由此使得驻扎冲绳的日本自卫队第15旅成为介于师团和旅团之间的准师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的“冲绳防卫集团”。 组建“冲绳防卫集团”,也将被写入月底推出的三份安保文件中。 所谓“冲绳防卫集团”将以陆上自卫队第15旅为基础进行扩充。 第15旅成立于2010年,现有2000人左右,包括步兵团、防空特种团和侦查团,总部设在冲绳县那霸市。 多名政府官员透露,计划将第15旅增至3000余人,指挥官的军衔也由现在的中将升至上将军衔,这是日本自卫队的最高军衔。 由此,第15旅被升级为“冲绳防卫集团”,作为在西南诸岛防卫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新队伍。 报道还给出了所谓“冲绳防卫集团”完成组建的具体时间:2027财年。 日媒称,“冲绳防卫集团”成立后,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可将部队从冲绳本岛灵活部署至离岛,争取大部队支援的时间,以此提高威慑力。 日媒还具体描述了“冲绳防卫集团”的其他可能任务:它将负责在紧急情况下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疏散民众、加强民防,并建立一个收集和传播信息的系统,应对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来影响居民的“认知战”。 看看,一谈及“冲绳防卫集团”的职责,都被放到所谓“紧急情况”之下。 什么是“紧急情况”?在日本当下的语境中,无外乎就是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臆想。 这种臆想是极为危险的。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表示,这不仅严重背离中日间既有政治共识,还可能使日本脱离和平发展轨道,滑向地缘对抗深渊。 然而,遗憾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基于对所谓“台湾有事”的不必要担忧,日本在加强西南诸岛防卫上做了不少事。 比如,东京决定在西南诸岛部署水下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艇,通过组建“无人作战部队”,希望布设水雷以有效阻碍对手“从海上进攻西南诸岛”,或是扫除对方水雷的“海上封锁”。 媒体还曾爆出,日本政府计划将1000枚以上的远程巡航导弹,以西南诸岛到九州为中心进行部署,旨在缩小与中国的“导弹差距”。 此外,冲绳县的离岛石垣岛上正在建设新的军事基地。 近600名军事人员将部署在那里,还有可从移动发射装置上发射的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 上个月,作为日本自卫队与美军以琉球群岛为中心实施的“利剑”大规模演习的一环,陆上自卫队最新锐的16式机动装甲战车首次开进了日本最西端县域——与那国岛。 如今的冲绳,已然被日本政府视为“战争前线”。 3实际上,B-21“突袭者”未来与日本可能也存在联系。 因为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着重提到了B-21与B-2隐形轰炸机相比,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前沿部署。 过去B-2隐形轰炸机机体过于庞大,而且机身的隐形涂料,内部的设施过于“娇气”,必须有专门的机库和维护人员。 如果不能实现机库的恒温恒湿或者环境温度过高,B-2的隐形涂料就会受损。 所以,在执行作战任务时,B-2隐形轰炸机不得不从美国本土的空军基地起飞,这就限制了B-2的作战效率。 而B-21的设计易于维护,机库要求并不是那么苛刻,这将有助于确保飞机在美国的前沿基地部署,需要时随时起飞。 B-21“突袭者”具备了无人驾驶能力这样一来,有分析认为,驻日美军基地、关岛和澳大利亚这几个亚太重要地点,都可能成为未来B-21部署的地点。 不过,美国对B-21隐形轰炸机的吹嘘有些过了。 B-21未来能生产多少架,能不能真的达到100架,还要看这种轰炸机未来展现出的性能和各方面能力能否满足美军的需要。 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地缘战略环境的变化,美军作战目标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当年美国人设计建造B-2隐形轰炸机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要造上百架,但因为造价太过高昂等原因,最后只生产了20余架。 所以,B-21隐形轰炸机未来能不能满足美军需要,还要画个问号。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当初相关建造计划也是搞得轰轰烈烈,但最后以一个烂摊子结束,不得不提前退役。 另外,B-21之所以被定名为“突袭者”,目的也是想把它当做一个“矛”,突破对手的防御。 一位军事专家告诉“补壹刀”,军事上有矛就有盾,虽然美国B-21算是“更强的矛”,但是,一定会有更强的盾。 从武器规律的发展来看,美国首先发展出了隐形飞机,但是俄罗斯、中国等国先后研制出更强的探测系统,也就是反隐形雷达。 这种性能比以往更强的雷达系统,能够更细微地发现蛛丝马迹,你的隐形机飞进来,既然是一个物体就肯定有特征,那么快的飞行速度,那么大的体积,还有喷气发动机喷口的火焰,所有这些特征就能确保,只要雷达技术足够先进,总是能发现隐形飞机的信号。 另外,从前沿部署角度来看,即便B-21可以在亚太前沿实现部署,但是如今美国在太平洋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破。 我们的导弹射程足以覆盖第二岛链。 如果B-21部署到关岛,或者驻日美军基地、澳大利亚军事基地,只要它敢对中国的利益做出侵害的行为,我们的导弹必然覆盖。 所以,美国固守冷战思维掀起军备竞赛,只会让自己陷入“追求绝对安全”的漩涡。 图片来自网络来源:补壹刀

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 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比研究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型”逐渐转向“冷战后型”的轨迹。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 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大体上可分为酝酿(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战后期(从冷战结束迄今)四个阶段。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很晚的。 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 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超然地位”,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在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美国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性同盟,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自由。 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大战略,即:“西半球防御”,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再入侵西半球,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全球战略也进入初步形成阶段。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决定到更大的国际舞台去扩大自己的影响。 形势发展推动着美国“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形成,它从大陆扩张转为海外扩张。 彼得·特鲁博威兹曾指出:“美国在19世纪创建了一个大陆帝国,遂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边界”。 美国全球战略初步形成的动因和依据是: 第一,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 内战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接近于英、法、德三大强国的总和。 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质保障,此时美国的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岸边。 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国崛起于世界舞台,英国开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第二,美国拥有进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在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正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准备用武力来打破原有的均势。 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 1896年布鲁克斯·亚当斯发表《文明与衰落的规律》一书,论证了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国际主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要求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赶快走上国际舞台,击败主要竞争者,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新秩序。 年轻的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别是英国在全球的扩张之后,于1890年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明确提出著名的“海权论”。 马汉还撰写了一篇篇论文,用海权论解释新的国际秩序的蓝图。 他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权;控制海洋是海权的军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权的经济因素;美国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强大的海军,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亚当斯与马汉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与美国的地位加以论证,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成为公众舆论的主旋律,对众多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担任助理海军部长、后出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产生了较大影响。 因此,“海权论”适应了美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国对外战略发生转折的重要征兆。 第三,美国的军事战略已初露端倪。 美西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战争,“予有准备”被认为是这次战争中采用的军事战略的最大特点。 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着手制定对西班牙的作战计划。 1896年海军军官威廉·金布尔在《与西班牙的战争》的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对西班牙的战争目标应是使古巴获得独立,夺取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应是古巴和菲律宾;战争的关键是夺取制海权,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战争样式是海战,海军的行动将决定战争的进程。 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基本是按照这一战略设想来指导战争的。 美国不以攻击西班牙本土为目标,而是以攻击西班牙几处海外殖民地为目标,作战方向和地区处于西班牙帝国势力范围的边缘。 因此,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战略被称为“外围战略”,即直接攻击西班牙帝国脆弱外围的战略 第四,美国开始突破门罗主义的限制,将注意力从美洲转向其他大陆,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 1823年美国提出了指导在西半球进行扩张的“门罗主义”。 1898年4月,美国发动美西战争,夺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等地,将触角伸进了太平洋地区。 1899年,美国务卿海约翰又两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与其他西方列强共享侵略中国的权利。 以美西战争和“门户开放”政策为标志,美国的对外政策进入了海外扩张的地区主义阶段。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正式形成和发展 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 他问道:从地理关系的某种一贯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枢地区难道不是欧亚之间那块广阔地区吗?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国际关系史和美国战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近300年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欧洲曾长期位于世界政治的中心,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二战打破了这个格局,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强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战败国地位,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美国不仅走上了世界战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 美国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 于是,它彻底抛弃孤立主义政策,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早在大战期间,罗斯福等人就设计了一套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实现“美国世纪”的办法,通过主导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签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为战后整个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石。 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以及1945年4月杜鲁门接任总统,又加速了美国奉行全球主义、与苏联对抗的过程。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取得二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 在苏联的影响下,社会主义阵营越出一国的范围,影响不断扩大。 苏联也不再囿于地理的限制,将影响扩展至欧洲。 在此情势下,美苏争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使美国“对国家安全、战争以及和平的传统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来保障国家的安全”。 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在欧洲推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并重新武装西德。 在亚洲,美国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签署了双边和多边条约,并在这些条约的基础上于1954年9月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中东,则推动英国主持建立了中央条约组织,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 斯皮克曼认为,美国这种对苏联(以及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遏制战略”,实质是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以压制苏联向边缘地带突破,进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战。 “遏制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1)从战时与苏联结盟共同抗击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过渡到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和作战对象,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成为战后40多年美国贯彻始终的战略目标。 (2)从以美国本土为中心的美洲堡垒战略向真正的全球战略过渡,突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以关注美国本土安全为主,对欧洲事务较少介入的“孤立主义”战略思潮,转而强调美国利益和美国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积极干预世界事务、争夺世界主导权的较完整的全球战略。 从这一战略开始,美国战后至今各个时期的军事战略均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和进攻性。 (3)从传统的常规战略开始向核条件下的现代战略体系转变。 虽然提出和实施“遏制战略”的初期,美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核战略,但是随着1945年8月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实战运用,美国已经开始研究运用核武器的理论,核战略的雏形正在形成。 (4)从步西欧后尘到走在世界前列。 二战以前,美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基本上是对英、法等西欧国家传统军事理论的摹仿,国家政策中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一直存在脱节现象,从未出现过将政治目标和军事目标结合在一起的战略理论。 从“遏制战略”开始,美国一扫以往由于战略传统缺乏而呈现的战略思维贫乏,迅速掀起“战略热”,开创了美国现代战略研究的新局面,创立了具有美国特点的独立的战略体系,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大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遏制战略”既是杜鲁门政府的军事战略,同时也是其国家战略——“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奠定了战后美全球战略的基础。 这种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合二为一的情况,表明战后初期美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层次的战略体系。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美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国际机构去规划和运筹统一的军事战略,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均由总统提出和制定。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开始区别开来。 “新面貌”政策和“新新面貌”政策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大规模报复”是军事战略。 但由于这一时期美军事战略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国防部以外的官员提出和制定的,从战略决策程序来看,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分家”尚未完成。 到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进一步理顺了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关系,不但将“和平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而且还一改过去由国务院官员提出和制定军事战略的先例,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提出了名为“灵活反应”的军事战略。 美军事战略的内容也愈加充实,层次日渐明晰,军事战略之下开始明确区分出核战略和常规战略。 从1969年到1982年的12年间,美国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届政府的变迁,发生了由共和党政府向民主党政府的更迭。 这个时期,由于美国深受“越战综合症”困扰,苏联乘机步步紧逼,美苏日欧中五大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国不得不推行重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原则的“尼克松主义”,谨慎地走一条介乎世界警察和孤立主义两种极端政策之间的中间路线。 与国家战略相一致,美提出了“现实威慑”军事战略。 “尼克松主义”和“现实威慑战略”的内涵基本一致,核心都是推行“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方针,力避美军再次卷入越战式的局部战争。 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后,在国家战略上提出了“里根主义”,表示美国要在任何出现苏联侵略或苏联支持的侵略行动的地方进行抵制,力图将苏联的影响推回到苏联的国土范围之内。 作为“里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根政府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 “里根主义”和“新灵活反应战略”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趋向 (一)布什政府时期 8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执意倡导和推行“新思维”,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盘西化之路,结果非但未能扭转苏美争夺中的不利态势,反而导致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恶化,民族矛盾尖锐。 苏联的“彻底改革之风”波及中、东欧国家,中、东欧国家开始脱离苏联的轨道,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 受自身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影响,苏联被迫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实行收缩性的军事政策,在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上已明显不是美国的对手。 苏联综合国力急剧衰落,国际影响日渐跌落。 面对迅猛变化的国际形势,美不能不对战后持续40多年的全球战略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调整,以寻找新的范式替代反共产主义的“遏制战略”。 1990年3月,布什向国会提交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该报告提出,美国对苏联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遏制,而是要大胆地“超越”战后长期奉行的“遏制战略”。 他试图以比所有前任更大的抱负和雄心,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将苏联作为一个有益的伙伴纳入国际体系中”,从而“开创一个超越遏制的新时代”。 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还使美国感到在战略上需要确立一种由它领导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展其在全球的利益。 1990年9月,在海湾危机爆发不久,布什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 之后,布什又多次对他的“世界新秩序”构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阐释。 “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有:(1)强调在美国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强调“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行动,注重发挥盟国和联合国的作用;(3)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在世界上巩固和推进所谓“自由”与“民主”事业;(4)实施地区防务战略,重点防止和应对威胁美国利益的地区冲突。 布什的“世界新秩序”构想,是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一个纲领,其基本目标是维护冷战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应付美国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在世界上推进“民主”事业,从而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全球战略虽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但它第一次确定了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总目标,勾画出美国新全球战略的一个粗略的轮廓,成为布什政府对美全球战略实施调整的总方针。 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 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扩展战略”发展为“参与和扩展战略”,在“扩展”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政经模式的同时,更加突出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介入和参与,反击退回“美国堡垒”的主张,坚称只有“参与”才能“扩展”。 (注: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提出,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 “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这几年中,美国在推行“参与和扩展战略”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 第一,积极构筑美国主导、西方占优势的大国协调关系。 克林顿称:“美国及其盟友从冷战时代继承下来的安全关系对推进冷战后的议程是个关键”,“头等大事必须是加强和适应美国的伙伴关系来应付冷战后的挑战”。 但同时强调,“美国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国家。 有时候,美国,也只有美国,能在战争与和平、自由与压迫、希望与恐惧之间起决定作用”。 第二,强调经济优先,突出经济安全。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各国都较前更为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克林顿政府明确提出将“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 为此,美国不但从战略高度重视对外出口,专门成立了“提倡出口办公室”,提出“新兴大市场”战略,推行咄咄逼人的对外经济政策,而且还积极推动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大力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第三,维护军事安全,确保安全利益。 美1994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三项原则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从而改变了克林顿政府在执政的头一年把经济问题置于对外政策首位的做法。 第四,注意循序渐进地推进“全球民主化”。 克林顿政府上台之时,恰逢冷战结束、“历史终结论”躬逢其盛之时,于是正好继承老民主党人的衣钵,明确地将“全球民主化”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 这表明美国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和规模在全世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政经模式。 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很多人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缺乏战略意识,左右摇摆,前后不一,过份重视近期利益,美国成了对敌对友都既不可靠又难以预测的国家。 兰德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缺少一个得到广泛同意的大战略,许多方面遇到困难。 美国的主动性受到削弱,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在众多的威胁和挑战面前,更加难于分清轻重缓急并形成前后一贯的对策;许多问题上的方针往往自相矛盾、动摇不定或不能持久”。 (三)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 这一阶段,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 这充分表现在美国先后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当中。 如:1997年5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前几年的报告相比,未使用“参与和扩展战略”名称,而代之以《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再次,首次明确提出2015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超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 最后,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 所谓“不对称威胁”,是指那些绝对军事实力与美国极不相称的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利用非常规手段给美国带来巨大危险的种种威胁,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 新的形势下,美国全球战略的动向主要有: 1.提出“塑造—反应—准备”(shape-respond-pre-pare)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强调维护当前利益与应付未来挑战相结合。 1997年5月,美国发表了《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的全球战略新构想。 “塑造”意味着不是要消极地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应更积极主动地去改造国际环境,使之不断朝对美有利的方向发展;“反应”是指按照对美国利益威胁的性质和程度,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危机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准备”是指立即着手为不确定的未来作准备,以确保21世纪成为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大的美国世纪。 (注:Samuel ,“A Foreign Policy Agenda for the Second Term,”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7,1997.)“塑造—反应—准备”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过程中推出的一个重大举措,它既是对“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有力补充,更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已完成了“冷战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转型,将着眼于21世纪,以更加灵活多样和富于进攻性的手法参与国际斗争。 2.加强对各地区事务的参与,进一步扩展美全球战略优势。 在欧亚大陆西端,加紧改造和更新北约,大力推动北约东扩,着力推动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并且在维护和平与繁荣方面与美合作的欧洲”。 世纪之交,美国在各主要地区的重大步骤,有着深远的战略考虑,就是要通过推行从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两洋战略,控制欧亚;通过加强在欧亚边缘地带的存在,掌握中东的石油资源,策应其两洋战略,对欧洲和俄罗斯等形成战略箝制和掣肘。 “东扩”、“西进”和“北拓”遥相呼应,是美国在欧亚大陆强化其优势地位的重要战略步骤。 此外,美还不断加强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一改冷战结束之初对这两个地区有所忽略的倾向,明显加大了对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克林顿在第二任期曾几次前往访问。 3.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加强对“潜在对手”的防范和牵制。 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美为保持主导地位,更加注意运筹大国关系。 针对欧盟自身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的情况,美国有意在一些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使美欧联盟关系得以维系。 美国也注意多方缓解美日矛盾,加强与日本的安保合作。 1998年9月,“美日防卫合作指导方针”的制定,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美国还首次提出,在2015年前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对手。 这表明,美国对俄、中两国的判断逐步趋于严峻,对两国的防范和牵制力度明显加大。 4.积极推行新干涉主义和“炮舰政策”。 冷战时期,美国以反共主义作为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对外干涉的理由。 近年来,美国又极力鼓吹“人道主义灾难”、“人权高于主权”和“国家主权有限”等谬论,不断为新干涉主义寻求法理基础。 美国为推行新干涉主义,还更加倚重军事力量。 国防部长科恩表示: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不只是为了对正在变化中的环境作出反应,而且还为了以符合我们利益的方式塑造这个环境”。 (注:《科恩称美安全政策重点将从应付冷战结束转向塑造新时代》,新华社华盛顿1997年1月22日英文电。 )据美方统计,从1990年至1997年,美军对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 1998年以后,美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3次对外直接使用武力。 5.更加轻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组织,在维持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权威性。 冷战结束初期,美国曾较为注意借重联合国的作用,但近年来绕开联合国加紧推进西方价值观念的霸气明显上升。 1998年12月美国绕开联合国,联合英国对伊拉克进行打击,试图弱化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危机中的作用。 特别是1999年3月推动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是美国安全绕开安理会,操纵北约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进了另一常任理事国的传统势力范围。 美国甚至声称要重新考虑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运作和决策程序。 美国对联合国用则取、不用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在国际社会创下了非常恶劣的先例。 在美国历史上,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大变动而对全球战略进行较大调整多是在战争结束后进行的,冷战后始于布什政府而由克林顿政府加速进行的全球战略调整则是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的,新旧国际战略格局过渡期将经历较长的时间,中间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指导原则及政策构想也不断发生变化。 总的来看,这次调整,涉及面广、幅度大、影响深远,是一次全面的、整体性的调整,在战后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布什政府时期是从冷战转向冷战后的大转变阶段,国际局势风云际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旧格局激烈冲撞,虽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但该战略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 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 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扩展战略”和1994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97年的“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 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遗产,小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将在这项遗产的基础上发展下去。

从当前国际形式看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 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比研究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型”逐渐转向“冷战后型”的轨迹。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 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大体上可分为酝酿(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战后期(从冷战结束迄今)四个阶段。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很晚的。 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 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超然地位”,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在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美国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性同盟,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自由。 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大战略,即:“西半球防御”,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再入侵西半球,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全球战略也进入初步形成阶段。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决定到更大的国际舞台去扩大自己的影响。 形势发展推动着美国“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形成,它从大陆扩张转为海外扩张。 彼得·特鲁博威兹曾指出:“美国在19世纪创建了一个大陆帝国,遂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边界”。 美国全球战略初步形成的动因和依据是: 第一,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 内战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接近于英、法、德三大强国的总和。 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质保障,此时美国的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岸边。 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国崛起于世界舞台,英国开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第二,美国拥有进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在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正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准备用武力来打破原有的均势。 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 1896年布鲁克斯·亚当斯发表《文明与衰落的规律》一书,论证了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国际主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要求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赶快走上国际舞台,击败主要竞争者,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新秩序。 年轻的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别是英国在全球的扩张之后,于1890年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明确提出著名的“海权论”。 马汉还撰写了一篇篇论文,用海权论解释新的国际秩序的蓝图。 他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权;控制海洋是海权的军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权的经济因素;美国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强大的海军,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亚当斯与马汉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与美国的地位加以论证,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成为公众舆论的主旋律,对众多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担任助理海军部长、后出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产生了较大影响。 因此,“海权论”适应了美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国对外战略发生转折的重要征兆。 第三,美国的军事战略已初露端倪。 美西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战争,“予有准备”被认为是这次战争中采用的军事战略的最大特点。 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着手制定对西班牙的作战计划。 1896年海军军官威廉·金布尔在《与西班牙的战争》的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对西班牙的战争目标应是使古巴获得独立,夺取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应是古巴和菲律宾;战争的关键是夺取制海权,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战争样式是海战,海军的行动将决定战争的进程。 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基本是按照这一战略设想来指导战争的。 美国不以攻击西班牙本土为目标,而是以攻击西班牙几处海外殖民地为目标,作战方向和地区处于西班牙帝国势力范围的边缘。 因此,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战略被称为“外围战略”,即直接攻击西班牙帝国脆弱外围的战略 第四,美国开始突破门罗主义的限制,将注意力从美洲转向其他大陆,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 1823年美国提出了指导在西半球进行扩张的“门罗主义”。 1898年4月,美国发动美西战争,夺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等地,将触角伸进了太平洋地区。 1899年,美国务卿海约翰又两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与其他西方列强共享侵略中国的权利。 以美西战争和“门户开放”政策为标志,美国的对外政策进入了海外扩张的地区主义阶段。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正式形成和发展 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 他问道:从地理关系的某种一贯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枢地区难道不是欧亚之间那块广阔地区吗?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国际关系史和美国战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近300年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欧洲曾长期位于世界政治的中心,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二战打破了这个格局,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强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战败国地位,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美国不仅走上了世界战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 美国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 于是,它彻底抛弃孤立主义政策,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早在大战期间,罗斯福等人就设计了一套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实现“美国世纪”的办法,通过主导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签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为战后整个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石。 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以及1945年4月杜鲁门接任总统,又加速了美国奉行全球主义、与苏联对抗的过程。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取得二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 在苏联的影响下,社会主义阵营越出一国的范围,影响不断扩大。 苏联也不再囿于地理的限制,将影响扩展至欧洲。 在此情势下,美苏争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使美国“对国家安全、战争以及和平的传统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来保障国家的安全”。 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在欧洲推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并重新武装西德。 在亚洲,美国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签署了双边和多边条约,并在这些条约的基础上于1954年9月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中东,则推动英国主持建立了中央条约组织,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 斯皮克曼认为,美国这种对苏联(以及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遏制战略”,实质是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以压制苏联向边缘地带突破,进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战。 “遏制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1)从战时与苏联结盟共同抗击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过渡到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和作战对象,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成为战后40多年美国贯彻始终的战略目标。 (2)从以美国本土为中心的美洲堡垒战略向真正的全球战略过渡,突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以关注美国本土安全为主,对欧洲事务较少介入的“孤立主义”战略思潮,转而强调美国利益和美国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积极干预世界事务、争夺世界主导权的较完整的全球战略。 从这一战略开始,美国战后至今各个时期的军事战略均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和进攻性。 (3)从传统的常规战略开始向核条件下的现代战略体系转变。 虽然提出和实施“遏制战略”的初期,美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核战略,但是随着1945年8月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实战运用,美国已经开始研究运用核武器的理论,核战略的雏形正在形成。 (4)从步西欧后尘到走在世界前列。 二战以前,美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基本上是对英、法等西欧国家传统军事理论的摹仿,国家政策中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一直存在脱节现象,从未出现过将政治目标和军事目标结合在一起的战略理论。 从“遏制战略”开始,美国一扫以往由于战略传统缺乏而呈现的战略思维贫乏,迅速掀起“战略热”,开创了美国现代战略研究的新局面,创立了具有美国特点的独立的战略体系,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大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遏制战略”既是杜鲁门政府的军事战略,同时也是其国家战略——“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奠定了战后美全球战略的基础。 这种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合二为一的情况,表明战后初期美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层次的战略体系。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美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国际机构去规划和运筹统一的军事战略,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均由总统提出和制定。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开始区别开来。 “新面貌”政策和“新新面貌”政策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大规模报复”是军事战略。 但由于这一时期美军事战略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国防部以外的官员提出和制定的,从战略决策程序来看,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分家”尚未完成。 到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进一步理顺了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关系,不但将“和平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而且还一改过去由国务院官员提出和制定军事战略的先例,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提出了名为“灵活反应”的军事战略。 美军事战略的内容也愈加充实,层次日渐明晰,军事战略之下开始明确区分出核战略和常规战略。 从1969年到1982年的12年间,美国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届政府的变迁,发生了由共和党政府向民主党政府的更迭。 这个时期,由于美国深受“越战综合症”困扰,苏联乘机步步紧逼,美苏日欧中五大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国不得不推行重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原则的“尼克松主义”,谨慎地走一条介乎世界警察和孤立主义两种极端政策之间的中间路线。 与国家战略相一致,美提出了“现实威慑”军事战略。 “尼克松主义”和“现实威慑战略”的内涵基本一致,核心都是推行“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方针,力避美军再次卷入越战式的局部战争。 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后,在国家战略上提出了“里根主义”,表示美国要在任何出现苏联侵略或苏联支持的侵略行动的地方进行抵制,力图将苏联的影响推回到苏联的国土范围之内。 作为“里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根政府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 “里根主义”和“新灵活反应战略”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趋向 (一)布什政府时期 8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执意倡导和推行“新思维”,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盘西化之路,结果非但未能扭转苏美争夺中的不利态势,反而导致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恶化,民族矛盾尖锐。 苏联的“彻底改革之风”波及中、东欧国家,中、东欧国家开始脱离苏联的轨道,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 受自身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影响,苏联被迫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实行收缩性的军事政策,在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上已明显不是美国的对手。 苏联综合国力急剧衰落,国际影响日渐跌落。 面对迅猛变化的国际形势,美不能不对战后持续40多年的全球战略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调整,以寻找新的范式替代反共产主义的“遏制战略”。 1990年3月,布什向国会提交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该报告提出,美国对苏联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遏制,而是要大胆地“超越”战后长期奉行的“遏制战略”。 他试图以比所有前任更大的抱负和雄心,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将苏联作为一个有益的伙伴纳入国际体系中”,从而“开创一个超越遏制的新时代”。 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还使美国感到在战略上需要确立一种由它领导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展其在全球的利益。 1990年9月,在海湾危机爆发不久,布什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 之后,布什又多次对他的“世界新秩序”构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阐释。 “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有:(1)强调在美国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强调“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行动,注重发挥盟国和联合国的作用;(3)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在世界上巩固和推进所谓“自由”与“民主”事业;(4)实施地区防务战略,重点防止和应对威胁美国利益的地区冲突。 布什的“世界新秩序”构想,是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一个纲领,其基本目标是维护冷战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应付美国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在世界上推进“民主”事业,从而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全球战略虽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但它第一次确定了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总目标,勾画出美国新全球战略的一个粗略的轮廓,成为布什政府对美全球战略实施调整的总方针。 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 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扩展战略”发展为“参与和扩展战略”,在“扩展”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政经模式的同时,更加突出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介入和参与,反击退回“美国堡垒”的主张,坚称只有“参与”才能“扩展”。 (注: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提出,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 “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这几年中,美国在推行“参与和扩展战略”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 第一,积极构筑美国主导、西方占优势的大国协调关系。 克林顿称:“美国及其盟友从冷战时代继承下来的安全关系对推进冷战后的议程是个关键”,“头等大事必须是加强和适应美国的伙伴关系来应付冷战后的挑战”。 但同时强调,“美国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国家。 有时候,美国,也只有美国,能在战争与和平、自由与压迫、希望与恐惧之间起决定作用”。 第二,强调经济优先,突出经济安全。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各国都较前更为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克林顿政府明确提出将“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 为此,美国不但从战略高度重视对外出口,专门成立了“提倡出口办公室”,提出“新兴大市场”战略,推行咄咄逼人的对外经济政策,而且还积极推动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大力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第三,维护军事安全,确保安全利益。 美1994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三项原则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从而改变了克林顿政府在执政的头一年把经济问题置于对外政策首位的做法。 第四,注意循序渐进地推进“全球民主化”。 克林顿政府上台之时,恰逢冷战结束、“历史终结论”躬逢其盛之时,于是正好继承老民主党人的衣钵,明确地将“全球民主化”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 这表明美国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和规模在全世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政经模式。 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很多人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缺乏战略意识,左右摇摆,前后不一,过份重视近期利益,美国成了对敌对友都既不可靠又难以预测的国家。 兰德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缺少一个得到广泛同意的大战略,许多方面遇到困难。 美国的主动性受到削弱,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在众多的威胁和挑战面前,更加难于分清轻重缓急并形成前后一贯的对策;许多问题上的方针往往自相矛盾、动摇不定或不能持久”。 (三)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 这一阶段,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 这充分表现在美国先后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当中。 如:1997年5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前几年的报告相比,未使用“参与和扩展战略”名称,而代之以《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再次,首次明确提出2015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超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 最后,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 所谓“不对称威胁”,是指那些绝对军事实力与美国极不相称的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利用非常规手段给美国带来巨大危险的种种威胁,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 新的形势下,美国全球战略的动向主要有: 1.提出“塑造—反应—准备”(shape-respond-pre-pare)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强调维护当前利益与应付未来挑战相结合。 1997年5月,美国发表了《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的全球战略新构想。 “塑造”意味着不是要消极地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应更积极主动地去改造国际环境,使之不断朝对美有利的方向发展;“反应”是指按照对美国利益威胁的性质和程度,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危机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准备”是指立即着手为不确定的未来作准备,以确保21世纪成为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大的美国世纪。 (注:Samuel ,“A Foreign Policy Agenda for the Second Term,”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7,1997.)“塑造—反应—准备”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过程中推出的一个重大举措,它既是对“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有力补充,更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已完成了“冷战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转型,将着眼于21世纪,以更加灵活多样和富于进攻性的手法参与国际斗争。 2.加强对各地区事务的参与,进一步扩展美全球战略优势。 在欧亚大陆西端,加紧改造和更新北约,大力推动北约东扩,着力推动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并且在维护和平与繁荣方面与美合作的欧洲”。 世纪之交,美国在各主要地区的重大步骤,有着深远的战略考虑,就是要通过推行从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两洋战略,控制欧亚;通过加强在欧亚边缘地带的存在,掌握中东的石油资源,策应其两洋战略,对欧洲和俄罗斯等形成战略箝制和掣肘。 “东扩”、“西进”和“北拓”遥相呼应,是美国在欧亚大陆强化其优势地位的重要战略步骤。 此外,美还不断加强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一改冷战结束之初对这两个地区有所忽略的倾向,明显加大了对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克林顿在第二任期曾几次前往访问。 3.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加强对“潜在对手”的防范和牵制。 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美为保持主导地位,更加注意运筹大国关系。 针对欧盟自身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的情况,美国有意在一些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使美欧联盟关系得以维系。 美国也注意多方缓解美日矛盾,加强与日本的安保合作。 1998年9月,“美日防卫合作指导方针”的制定,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美国还首次提出,在2015年前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对手。 这表明,美国对俄、中两国的判断逐步趋于严峻,对两国的防范和牵制力度明显加大。 4.积极推行新干涉主义和“炮舰政策”。 冷战时期,美国以反共主义作为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对外干涉的理由。 近年来,美国又极力鼓吹“人道主义灾难”、“人权高于主权”和“国家主权有限”等谬论,不断为新干涉主义寻求法理基础。 美国为推行新干涉主义,还更加倚重军事力量。 国防部长科恩表示: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不只是为了对正在变化中的环境作出反应,而且还为了以符合我们利益的方式塑造这个环境”。 (注:《科恩称美安全政策重点将从应付冷战结束转向塑造新时代》,新华社华盛顿1997年1月22日英文电。 )据美方统计,从1990年至1997年,美军对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 1998年以后,美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3次对外直接使用武力。 5.更加轻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组织,在维持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权威性。 冷战结束初期,美国曾较为注意借重联合国的作用,但近年来绕开联合国加紧推进西方价值观念的霸气明显上升。 1998年12月美国绕开联合国,联合英国对伊拉克进行打击,试图弱化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危机中的作用。 特别是1999年3月推动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是美国安全绕开安理会,操纵北约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进了另一常任理事国的传统势力范围。 美国甚至声称要重新考虑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运作和决策程序。 美国对联合国用则取、不用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在国际社会创下了非常恶劣的先例。 在美国历史上,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大变动而对全球战略进行较大调整多是在战争结束后进行的,冷战后始于布什政府而由克林顿政府加速进行的全球战略调整则是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的,新旧国际战略格局过渡期将经历较长的时间,中间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指导原则及政策构想也不断发生变化。 总的来看,这次调整,涉及面广、幅度大、影响深远,是一次全面的、整体性的调整,在战后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布什政府时期是从冷战转向冷战后的大转变阶段,国际局势风云际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旧格局激烈冲撞,虽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但该战略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 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 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扩展战略”和1994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97年的“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 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遗产,小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将在这项遗产的基础上发展下去。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