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的非洲眼-史前最震撼的地质奇观 (毛里塔尼亚的货币)

2024-03-08 12:41:09来源:2021最新十大热门人气排行榜-科奇网作者:佚名 阅读量:

毛里塔尼亚的非洲眼又被称为撒哈拉之眼、理查特结构,坐落在当今国际上最大的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亚境内。它的直径达到48公里,从太空中清晰可见。最初,人们认为这个地形是由陨石撞击而形成的,但现在地质学家认为可能是地质结构上升或腐蚀的结果,这种环形外观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

最初,毛里塔尼亚的非洲眼被认为是一个陨石坑,但结构中心地势平坦,没有发现过高温或撞击的地质证据。也没有发现火山岩堆积的圆顶,因此排除了火山的可能性。现在普遍认为,毛里塔尼亚的非洲眼是地质结构上升和腐蚀作用共同造成的结果。非洲眼的同心圆状痕迹则是由硬度较高、不易受腐蚀的古生代石英岩所形成。

关于理查特结构为何如此巨大、如此圆,尚未有公认的解释。3月7日,凯珀斯在距离地球表面约386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拍摄了这一地形的照片,展示了从国际空间站这一独特视角观察地球的优势。最近,宇航员经常对地球进行观测,以获取更多科学知识。许多宇航员还活跃于社交平台,及时与大众分享他们在太空中看到的壮丽景象。美国航空航天局还利用他们拍摄的照片吸引学生和太空爱好者参与地理学、行星科学和人类太空飞行等研究。

毛里塔尼亚的非洲眼被列为国际十大地质奇迹之一,它已经如此令人震撼,相信其他地质奇迹也会让我们赞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撒哈拉之眼到底有多震撼

撒哈拉之眼到底有多震撼

撒哈拉之眼位于非洲西部毛里塔尼亚的撒哈拉沙漠中,是世界十大最壮观的地质奇迹之一,其直径约40公里,俯瞰就像一个巨大的眼睛,在太空也清晰可见。它的形成是一个谜团,认为可能是因为地壳运动或气候变化导致地表下沙层坍塌所致。在地表上,撒哈拉之眼看上去像一个天然的陨石坑,但它不像陨石坑那样有陡峭的边缘和熔岩底部。

撒哈拉之眼在地表上呈现出一个圆形的深坑,坑底下面是地下水和沙砾,有时还会有少量水面上浮出来,从空中俯瞰时,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圆形中心,被类似于放射状的沙丘环绕,形成了一个神秘的、几乎完美的圆形。

撒哈拉之眼神秘的外观,深深震撼了人类,诞生了许多传说。

认为撒哈拉之眼是宇宙的中心,可以带来智慧和启迪。也有传说称,撒哈拉之眼是神秘的灵魂世界的门户,可以连接生与死之间的界限。

撒哈拉之眼是古代文明失落的传说中心,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或其他类似的文明的遗迹。

撒哈拉之眼位于偏远地区且交通不便,以及政治局势不稳定,很少有游客前来探访。它吸引了很多探险家、科学家和地理学家前来研究和探索。

究竟有什么原因在非洲会有一只眼睛看了上亿年?

1960年,人造卫星上天后拍摄到在撒哈拉沙漠西部,毛里塔尼亚境内发现了一只巨大的眼睛。而这只眼睛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撒哈拉之眼。这只眼睛犹如一颗明珠般镶嵌在撒哈拉沙漠内,凝视着非洲。撒哈拉之眼的形成起初被认为是由陨石碰撞引起,后又被地质学家认为是地质运动产生。

一、凝视之眼

沙漠自古是生命的禁区,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文明都消失在漫天的黄沙之中。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中却蕴藏着一只独特的眼睛。这只眼睛在1960年被人造卫星所清晰的拍摄下,他的轮廓外观与眼睛一致,有清晰的瞳孔结构。从内眼角到外眼角的长度达到320千米,左右两侧的瞳孔在五十千米的直径范围,整体看上去十分完整。尤其让人称奇的是,撒哈拉之眼的细节部分清晰可辨。这只独特的眼睛,已默默凝视着非洲数千年。

二、撒哈拉之眼的形成

撒哈拉之眼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最早科学家认为该地区是受到陨石的碰撞而形成的巨洞,后来随着上千年的地貌侵蚀慢慢形成。由于该沙漠地形结构是典型的同心圆地貌,只有绕地球轨道才能够看清全部的地貌。这也是为什么在1960年之前并未有人发现撒哈拉之眼。受到风的侵蚀该地区形成了理查特结构,椭圆形圆顶直径超过40千米,其内部结构包括不同的侵入岩和喷出岩,由此形成两个同心环堤坝,这就是形成眼睛的外观一圈又一圈的原因。

撒哈拉之眼一直默默的注视着非洲大地,这只神奇的眼睛至今为止还在被无数科学家所痴迷,它的形成及作用之谜团尚未被解开,地球之神奇也为人们所着迷。

传说中非洲的撒哈拉之眼是什么,它长的是什么样的?

撒哈拉之眼又被称为“理查特结构”,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亚境内,它的直径达到48公里,在太空上清晰可见。

起初该地形被认为是由于陨石碰撞而形成的,目前地质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地质结构上升或侵蚀造成的,这种环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这个沙漠地形结构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南部,位于毛里塔尼亚境内的巨大同心圆地貌,是地球十大地质奇观之一。它的直径达到48公里,海拔高度约400米,整体相当平坦;看起来就像个巨石,绕地球轨道才得见其全貌。这个“撒哈拉之眼”又被称为“理查特结构“。

由于侵蚀形成的理查特结构椭圆圆顶直径超过40公里。由暴露的沉积岩构成的圆顶的形成时间最晚在原生代。在圆顶的中心,奥陶系砂岩绕着它的边缘。由沉积岩组成的这种结构向外倾斜在10°-20°。耐侵蚀层石英岩创造了高浮雕循环单面山。它由一个中心占地至少30公里直径硅质角砾岩构成。

暴露在查特结构内部的是多种不同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它们包括流纹岩、辉长岩、碳酸盐岩和金伯利岩。流纹岩由熔岩流和凝灰岩组成,根据现场绘制和航拍数据,岩石形成两个同心环堤坝。内圈堤大约是20米宽,距离结构的中心约3公里。外环堤宽约50米,距离结构的中心约7到8公里。堤坝一般长约300米,通常1到4米宽。他们由大量的缺乏囊泡碳酸盐岩成。碳酸盐岩岩石的冷却时间在9400万至1.04亿年前。金伯利岩则一直追溯到大约9900万年。这些侵入火成岩的形成表明存在大量碱性火成岩侵入,是理查特结构,创造了覆岩层。

壮观的水热特性是理查特结构的一部分。它们包括广泛的热液蚀变流纹岩和由热液溶蚀变辉长岩。角砾岩由白到黑灰色的碎片石英质材构成,叠层岩的石灰石强烈硅化。热液蚀变,创建了角砾岩,一直追溯到98.2至260万年前。

最初理查特结构被认为是个陨石坑,但构造的中心地势平坦,没有发现曾有高温与撞击的地质证据;没有发现火山岩堆积的圆顶,也排除了火山的可能。如今普遍认为,理查特结构是地形抬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的结果;理查特结构的同心圆状痕迹则是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至于理查特结构为什么会这么大、这么圆,尚未得到公认的解释。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