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安徽瑶螈的秘密

2024-02-29 18:01:49来源:2021最新十大热门人气排行榜-科奇网作者:佚名 阅读量:

安徽瑶螈是一种属于蝾螈科、瑶螈属的两栖动物。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1200m的亚热带山地森林山区,通常可以在竹林或者干枯的枝条和叶子下找到它们的踪迹。在非繁殖季节,安徽瑶螈更倾向于陆栖生活,而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出现在小水塘或者小水塘边,或者是潮湿的石头下面,甚至是潮湿腐烂的玉米稻草堆中。 YH6吉尼斯世界纪录百科,历史百科,动物百科,植物百科,世界之最记录,最新热点新闻-科奇新闻网

这种动物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二级保护动物之中。安徽瑶螈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包括头部的长大于宽;头侧具有骨质棱脊,且向内弯曲;尾长度小于头体长;尾腹鳍褶延伸至泄殖腔后缘;指趾末端和腹面、泄殖腔周围以及尾下缘的皮肤呈橘红色。 YH6吉尼斯世界纪录百科,历史百科,动物百科,植物百科,世界之最记录,最新热点新闻-科奇新闻网

安徽瑶螈主要分布于中国国内的安徽地区,如岳西和大别山区南部。它们常出没于海拔1000–1200m的亚热带山地森林山区,特别喜欢隐藏在竹林或者干枯的枝条和叶子下。 YH6吉尼斯世界纪录百科,历史百科,动物百科,植物百科,世界之最记录,最新热点新闻-科奇新闻网


蝾螈种类

蝾螈 YH6吉尼斯世界纪录百科,历史百科,动物百科,植物百科,世界之最记录,最新热点新闻-科奇新闻网

蝾螈的外形与蜥蜴非常相似,但体表没有鳞片,有些人愿意饲养他们为宠物,也有很多动物园展示它们当观赏动物。它们主要是靠皮肤来吸收水分的,过于寒冷的季节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蝾螈又称火蜥蜴、在侏罗纪中期演化的两栖类中其中的一类。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类蝌蚪两栖动物。  中文学名: 蝾螈  中文别名: 火蜥蜴、水八狗、四足鱼、潜水狗。英文名: Salamander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两栖纲(Amphibia)亚纲: 滑体亚纲(Lissamphibia)是两栖纲现存的唯一个亚纲。目: 有尾目(学名Caudata)亚目: 蝾螈亚目(Salamandroidea)俗称火蜥蜴科: 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种: 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  分布: 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YH6吉尼斯世界纪录百科,历史百科,动物百科,植物百科,世界之最记录,最新热点新闻-科奇新闻网

蝾螈是什么样的?

蝾螈 [róng yuán]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 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 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 外形特征蝾螈属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组成。 蝾螈犁骨齿裂呈“∧”形,前端汇合;颅骨卵圆形;前颌骨1枚,鼻突不与额骨相连,左右鼻骨相接;额鳞弧粗壮;上颌骨甚短,翼骨甚小,二者相距远。 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 体全长61~155毫米。 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仅有小疣,背上脊棱弱;口角处唇褶明显;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甚侧扁。 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较大;雌性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短。 蝾螈的颈部不明显,躯干较扁,四肢较发达,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蹼,尾侧扁而长。 睾丸豆形,分为3叶,中间的1叶较大。 早期幼体在眼右后下方有棒状平衡枝,外鳃3对呈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腹鳍褶低而平直。 卵产于静水中,产卵期2-5月,非繁殖期陆栖或水栖,在陆地上冬眠也可全年在水中生活。 卵数多,卵粒小,卵胶囊椭圆形。 蝾螈都有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 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 蝾螈的视觉较差,主要依靠嗅觉捕食,以蝌蚪、蛙、小鱼,孑孓、水蚤等为食。 它的四肢不发达,成体可分为水栖、陆栖和半水栖几类。 水栖类型在水中产卵,陆栖类型在繁殖时回到水中产卵,少数种类在潮湿的陆地产卵,产卵后幼体要在水中发育成长。 雄体略小于雌体;雄体活泼灵敏,雌体腹部肥大,行动迟缓;雄体泄殖腔孔隆起,特别在生殖季节,孔裂长,有明显绒毛状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体的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较短,无明显乳突。 在饲养蝾螈过程中,会发现它有蜕皮现象。 请注意观察,蝾螈先是头顶部缓缓蜕去外皮,随后,躯干部、四肢和尾部蜕皮。 蝾螈蜕下的皮,有时自己吞食掉,有时被同伴吃掉。 保护级别国内大鲵、瑶螈属、棘螈属、疣螈属等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详见 网络百科 YH6吉尼斯世界纪录百科,历史百科,动物百科,植物百科,世界之最记录,最新热点新闻-科奇新闻网

相关文章

  • 揭秘凉北齿蟾的图片大百科

    揭秘凉北齿蟾的图片大百科

    凉北齿蟾外形与大齿蟾,Oreolalaxmajor,相近,但凉北齿蟾后肢均较短,胫长不到体长之半,左右跟部仅相遇;腹面无任何斑点,蝌蚪唇齿式多为Ⅰ,3,3,或4,4,4,4,Ⅰ,卵动物汲浅...

    阅读: 935

  • 探秘雷山髭蟾:百度百科图片大集锦

    探秘雷山髭蟾:百度百科图片大集锦

    雷山髭蟾是角蟾科、拟髭蟾属两栖动物,体型粗壮,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皮肤较光滑,松弛有皱纹,背部有痣粒组成的网状肤棱;四肢背面肤棱更明显,体侧疣多而显著,体...

    阅读: 785

  • 金顶齿突蟾图片百科大全

    金顶齿突蟾图片百科大全

    金顶齿突蟾扁平而窄长,头长、宽几乎相等;生活于海拔2500,3050米的山区顶部小溪及其附近,成蟾营陆栖生活,5月底至6月是该蟾的繁殖季节,白天栖于岸上土穴、泥...

    阅读: 170

  • 探秘黄金箭毒蛙:伤人图片百科大全

    探秘黄金箭毒蛙:伤人图片百科大全

    黄金箭毒蛙拉丁学名Poison,DartFrog,这种青蛙的英文名字来源于哥伦比亚的安比拉人吹箭,安比拉人常在镖狩猎前用添加毒液,是最强的毒箭蛙,人们作了一系列复...

    阅读: 405

  • 毒箭蛙种类与图片详解

    毒箭蛙种类与图片详解

    箭毒蛙学名poisondartfrog,是世界上外表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一般来说,箭毒蛙靠吃果蝇、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会吃蜘蛛,箭毒蛙有特...

    阅读: 798

  • 宁陕齿突蟾:图片百科大全

    宁陕齿突蟾:图片百科大全

    平武齿突蟾为锄足蟾科齿突蟾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成蟾多在植被茂密的小型山溪及其附近森林中,白天常隐匿在溪内石下或岸边土穴内;夜间栖于岸边...

    阅读: 471

  • 深入探索哀牢髭蟾:图像百科全书

    深入探索哀牢髭蟾:图像百科全书

    哀牢髭蟾的名称源于哀牢山,原因是它最初于1980年代在云南的哀牢山发现;不过,其实在邻近的无量山亦有其踪影,在无量山,由于其,昂、昂,的叫声,所以又被称为,昂,哀...

    阅读: 155

  • 探索水城角蟾:完整图片百科一览

    探索水城角蟾:完整图片百科一览

    该蟾生活于海拔1800,187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区,其生活环境为平缓流溪,水质清凉,两岸灌木丛、杂草茂密,流溪中石灰质石块较多,4,7月成蟾在小流溪近源处附...

    阅读: 933

  • 探索里木齿突蟾的图片百科大全

    探索里木齿突蟾的图片百科大全

    木里齿突蟾是一种齿突蟾属的两栖动物,身体为褐色,肚皮为灰白色,中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木里,成蟾白天多在植被丰富的平缓山溪及其附近,一般栖于溪内或溪边石...

    阅读: 481

  • 无棘溪蟾图片百科大全(蜈蚣少棘)

    无棘溪蟾图片百科大全(蜈蚣少棘)

    该蟾生活于海拔1800,2100m的山区,常栖息在流溪及其两旁,所在环境为农作区,种植玉米、豌豆或荞麦等作物;林地多为核桃、松林及阔叶树木,有集群繁殖行为,雄蟾...

    阅读: 298

热门文章